网上经常爆出,在中考的作文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40秒。是不是真的呢?作为语文老师,评改考试作文无数次,最有发言权。
的确是这样,不到一分钟,就得改一篇作文。如果改的慢了,影响了整个组的进度,改卷组长会单独约谈。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你的600~800字的作文就被老师打上了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的标签。
这么短的时间,真的可以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吗?当然可以。经验丰富的改卷老师看的就是“亮点”。老师们又是怎么判卷的呢?他们最看重的“亮点”是什么?来吧!咱们一一解密——
一、看篇幅
首先,一份作文拿到手,作为阅卷老师,会先大致看一下文章篇幅,如果篇幅不达标,毫无疑问,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因为老师会觉得你根本没话讲,说不出来。中考要求不少于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满600字,又不跑题,基本分就拿到了。
二、看标题
其次看的是标题,如果是规定好的题目,这个环节就省了,如果是自拟题目,而你的文章标题起得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么你的作文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类文。当然,命好题的作文,如果自命题就要扣分。
三、看点题
接下来,老师的眼睛就会在第一段里找,当然也会在最后一段找,在全文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没有点题!看开头是否简短吸引人,结尾是否揭示中心,升华主题。如果开头结尾写了很长,没有点题,完了,你就掉到二类文了,这时,老师还不会认为你跑题了。他会接着看。当然,如果你开头点题做得好,而且有些吸引人的部分,那么你还在一类文里。
所以,孩子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开头点题,结尾点题,段段点题。能出现贯穿全文的线索会更好。
四、看结尾
再下来,老师会继续往下看吗?No,这时,老师会把目光快速定位到文章结尾,最后一段你再次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好,如果开头结尾都不错,那么恭喜你,你的作文至少在二类文里了。如果你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抒情不到点上,只是为了凑字数,而你开头又没点题,那么可以肯定,老师的阅卷已经进入十秒倒计时了。你的文章可能会是三类文甚至是四类文。
五、看结构
最后,看了开头和结尾,现在开始看正文了吗?No,还不是。这时老师会把整个卷子大致看一眼,看看你的分段情况,如果你分段清晰,错落有致,那你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数。如果你没有分段,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老师的印象就会是:条理不太清晰,文章结构安排有问题。
当然,如果采用“小标题”式结构,或者重章叠唱式结构,结构清晰,很容易得高分。
六、看语言
一般判卷到这时候,作文好或不好,老师心里的预判分数都出来了,再下来开始看你的正文。如果是记叙文,你描写生动细腻,抓住了人物特点,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果是议论文,你逻辑清晰,有意识地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那么,你的作文就是一类文。至于扣分多少,就看你的文章能否投老师所好了,这是有主观因素的,但差别不会太大。
好了,这就是整个作文的阅卷过程。记住一条规律:越是高分作文,老师看的时间越长。
所以,你要在一篇作文中打造更多的“亮点”,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多次亮,老师在你的作文上停留的越久,分就会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