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三年级英语教材一出,很多家长破防了,很多老师也直呼顶不住。 作为一个还算资深的英语学习者,我仔细阅读了一番,只能用两个词形容: 怪异、别扭,概括起来这5个问题非常明显。
1. 无中文提示性文字
新版英语教材无中文提示
以前的指示性文字完全无中文提示,只有英文, 比如
Let's talk 一起交谈.
Letters and sounds 字母和语音.
Project: make a mind map of making friends. 做一个交朋友的思维导图。
Self-assessment. 自我评价。
新版教材是全英文提示,完全无中文, 对于英语零基础的3年级小朋友自己看完全是天书,要如何学习?像 Self-assessment 这个词汇,很多大学学历的家长都未必认识, 对于英语薄弱的家长又如何检查功课呢?
...
2. 颠倒的学习顺序
字母学习排在课文后面
对于很多初学英语的三年级同学,自然是从字母A,B,C 开始学读音发音,然后学习相应的单词和基础口语。 而新版教材却将字母A,B,C,D的学习放在了第1单元课文之后(课本页码6).
既然是面向初学者,编写者却又要将课文放到字母之前,这不是为难小朋友吗?字母还念不准,就要准确朗读课文,这样颠倒的学习顺序,也颠倒了语言学习规律,凭空增加了学习难度。难怪很多小朋友跟读课文,很难跟的上读准确,结果崩溃大哭。
而且粗略浏览了一遍,从1单元到6单元都是如此设计,是逐单元学完26个字母,而又要同步学习大量口语,单词, 这种混沌的学习顺序又怎能期待普通小朋友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呢?!除非每个家长都先开小灶,提前补习26个字母发音和拼读。
3. 主题杂糅混乱
主题杂糅混乱:刚学第1单元就增加了身体部位单词
比如第1单元主题是英语入门,学习打招呼、交朋友,现在却在第2页又增加了耳朵(ear),眼睛(eye)等身体部位的单词和表达,如挥挥手 Wave your hand, 看着我的眼睛 Look into my eyes等 (图2)。 既然是面向零基础小朋友,第1单元学习一些基本问候尚能理解(会念就行),但在还在学习A,B,C,D的第1单元,字母还认不全时,就突兀的增加身体部位单词和表达又是何用意?岂不是凭空增加学习和教学内容难度? 教材编写竟如此随意!
4. 课文内容不符合实际,机械生硬
课文内容不符合实际,机械生硬
还是拿第1单元增加的身体部位单词 ear,hand, eye 等来说。如果是为了以后课堂全英语教学而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祈使句用语,那么要么可以放到26个字母学完之后,要么可以学习
请举手Put up your hands,
请坐下Please sit down,
请跟我读Repeat after me!
等基本课堂祈使用语。
现在教材增加的是
“挥挥手 Wave your hand,
看我的眼睛 Look into my eyes,
指着你的耳朵 Point to your ear”
这些都是低频表达,不仅不实用,在初学阶段徒增学习难度,完全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
5. 学习目标模糊混乱
继续浏览了后几个单元,这几个单元大致也是以上几个问题。比如:
第2单元(不同的家庭 Different Families),
第3单元(有趣的动物 Amazing Animals) 的教材内容,
第4单元(身边的植物 Plants around us ),
第5单元(多彩的世界 The colorful world)
然后再笼统的看新版教材,编写者初衷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口语、语法、阅读还是知识为主呢?目前看起来,每个单元的课文及其体现的主题,似乎首先想传授知识,其次才是口语和阅读,而隐含的又想教点语法。
如果想通过英语教授知识,这更适合英美等有母语环境的小学生。 而我们现在最大的差异就是没有母语环境,这决定了英语教学要符合非母语环境的实际情况。对于初学英语的3年级小朋友,以传授知识如身体部位、动物,植物单词,虽然能提高一些学习兴趣,但实用性很低,把学习知识为第一主题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再看,口语编排顺序和内容没有太大问题。 而问题主要在阅读部分(Reading),每个单元的阅读上,存在的问题是选取内容的表达机械、生硬、不实用。 比如:第2单元介绍家庭的阅读部分,有以下
不常用不标准的表达
This is my family. 这是我的家庭。
I share with my sisters. 我和我姐姐分享.
I talk with my cousins. 我和表哥聊天。
I listen with care. 我仔细听。
后3句生活中并不常这样表达,而且放到介绍家庭成员中很突兀,完全搞不清加这几句用意为何。似乎只是为了凑 do with 这样的句型模板。而且我仔细听,一般也会说 I'm listening carefully.
再比如:第4单元,身边的植物,阅读部分有以下课文:
既抽象又不常用的表达
Plants need air, water and sun. 植物需要空气,水和太阳。
Plants can give us many things. 植物可以带给我们很多东西。
We need plants, and we can help them too. 我们需要植物,我们也可以帮助他们。
第一句还没什么问题。 但后两句从内容上看,完全摸不着头脑。 对于小学生理解起来也很抽象,而且一般也很少用这样的表达。 如果为了学习 need , give, help 等动词的用法完全可以放到后续单元中。
...
经过反复浏览分析,整体看新版教材似乎杂糅了《剑桥少儿英语》和老版教材的特点,唯独没考虑到中国学生处于英语非母语环境的实际情况,因此显得很别扭很怪异。 既不符合3年级小学生零基础的实际情况,又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内容选择方面又机械生硬,不贴近实际表达。
既然新教材已推广,那我们的小朋友和家长要如何应对呢?
站在家长角度仔细考虑了一番,在新教材下要想学好英语,
1) 首先,得有个非常认真负责有见解的英语老师;
2) 其次,英语老师必须调整教学顺序,调整教学重难点。
比如提前学习字母,增加音标自然拼读学习, 每个单元先学习单词朗读, 只有单词读正确了,课文才能顺利朗读下来;
3)再次,加强课堂讲解,课堂跟读和学生朗读。
否则,对于刚接触英语的3年级小朋友,不仅非常吃力,而且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家长,只能给英语老师更多的压力,毕竟不是每个地方,每个家庭都有条件去补课的,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