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

卷行天下周测卷高一历史

卷行天下周测卷高一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6 04:07:20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

一、学习目标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发展、世界形势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核心概念:手工工场、商帮、陆王心学、白话小说、《本草纲目》《农政全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2、难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局限。

三、教学流程

(一)导入(时空坐标)

(二)自学

1、自学内容:自主研读课本P82-87页内容.

2、自学指导:根据学习目标研读教材,并用红笔勾画出课本上的重难点和关键语句,梳理知识点;

3、透析教材

知识点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 完成《学法大视野》教辅资料课前▪预习区“知识点一”知识填空。

概念解析:资本主义萌芽

(2)阅读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栏目,思考: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中出现哪些新的经济现象。

提示 出现新的经营方式(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大规模生产,被雇佣者按日领取工资。

知识点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

(3)完成《学法大视野》教辅资料课前▪预习区“知识点二”知识填空。

图解历史: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知识点三 小说与戏曲

(3)完成《学法大视野》教辅资料课前▪预习区“知识点三”知识填空。

知识点四 科技

概念辨析: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东学西渐指的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强调东方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东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如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等。

(三)讨论

小组合作讨论: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

史实

意义

货币: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

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商帮: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四)高考核心考点: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五)测试

1.明清时期,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很多时候是三位一体的,土地私有制下,土地流动不受限制,工场主积累的财富,商人剩余利润,大量流向土地。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无法避免

B.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实业无利可图

D.闭关锁国政策有实施的内部条件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工场主、商人将财富大量用于买房置地,而没有用于投资和再生产,这种现象不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故选B项;材料强调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土地兼并是其中的一个现象,排除A项;经商无利可图与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

2.明代,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白银输入剧增。万历以后,每年输入的西班牙银币达数百万元之多,在海外贸易比较兴盛的闽、广等地,墨西哥银币更是广为流通。这有利于(  )

A.抑商政策的产生 B.纸币的出现和使用

C.商业资本的集聚 D.棉花的种植和普及

答案 C

3.明清时期,奢侈之风盛行,这风气最先起源于官宦之家,后来有些下层民众的妻女也都衣绸戴金,甚至有些地区的人们竞相以穿华服为夸耀。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社会经济的发展 B.等级观念的消亡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 A

4.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

思想家

主张

黄宗羲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A.提倡个性自由 B.批判君主专制

C.倡导“兼爱”“非攻” D.主张“工商皆本”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黄宗羲批评君主是对于天下危害最大的人;顾炎武主张把天下的权力交给全天下的百姓,而不是皇帝一人独断;王夫之反对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即三人都批判君主专制,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追求个性自由,排除A项;墨家倡导“兼爱”,排除C项;“工商皆本”是明代黄宗羲鉴于社会的变动提出的学说,排除D项。

5.中国戏曲中的某一剧种被誉为“国粹”,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表现形式包括唱、念、做、打。该剧种是(  )

A.昆曲 B.京剧

C.杂剧 D.传奇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国粹”可知,该剧种为京剧,故选B项。

6.利玛窦在中国将近30年,带来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留下诸如“平面”“曲线”“几何”“三角形”等中文词汇。另一方面,他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系统的钻研,把孔子及儒家学说介绍给欧洲,对启蒙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据此可知(  )

A.文明互鉴推动华夏认同

B.文艺复兴在华结出硕果

C.中西文化出现双向交流

D.东西科技差距逐渐缩小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利玛窦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故选C项;“推动华夏认同”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结出硕果”不合史实,西方科技总体上不被中国社会接受,排除B项;“缩小”不合史实,排除D项。

(六)总结

(七)感悟与思考

 记录点滴心得 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反馈学习困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