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给正在对高中现状不满又内心茫然的你,希望你能在奋笔疾书的间隙,寻得一丝鼓励与启发。
2019年,我正就读于云南长水实验中学(那时叫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大家更熟悉的称呼可能是云南衡中),高一那次分科考,我综合成绩排名不错,物化生成绩也还行,明明偏爱文科的我,在分科时违心地选择了理科。就这样,我硬是将自己逼上了一条注定艰难的道路。
其实我心里清楚自己理科成绩平平,是靠着常年拔尖的英语和语文成绩侥幸进的理科清北班,可能因为是女生的关系,一直以来我对物理提不起学习兴趣,而原本物理基础就不是很好的我很快就意识到,每天的物理学科作业我要花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别人把限时练当成练手提速的小case,我面对限时练,有时却像面对物理大题一样头大。
渐渐地,我开始在物理课上神游,课上走神导致了我课下得花大量时间自学,而自学的效果实在是一言难尽,不说知识掌握得一知半解,还效率极低,自尊心强极了的我又不好意思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大家千万别学我!)怕被发现自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面子上挂不住的同时还怕“招供”自己上课走神。
一次月考,也算意料之中吧,我拿到了人生中的物理最低分也是第一次不及格:56分,拿到分数的那一刻我耻辱地用笔袋压住分数,好不容易才把眼泪憋回去。在理科清北班,考到这个分数是很不容易的,毕竟大家都是理科的佼佼者,除了我。那一晚,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恨自己为什么简单的题目也要丢分;恨自己没有遵从内心的意愿选择文科;恨自己当初不够清晰的自我认识...
第二天,我的物理李老师,(在此要强烈安利一下我们李老师!他是河北衡中过来的,还担任过奥赛教练,非常的厉害),他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先是给我倒了杯热水,让我坐下,温柔的对我说:“昕昕啊,最近生活上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不顺利的事?有没有老师可以帮上忙的?然后停顿了一下又小心地说:这次的月考,你英语又考到前五,真厉害!但是这个物理的话,我感觉你的成绩有点不对劲儿,不是说考得不好,月考分数这种东西本来就无所谓的,又不是高考,清华北大录取你也不会问你平时月考多少分对吧?只是,这分数不是你平常的水平...你学习态度一直蛮端正的,老师对你也很放心,老师就想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了呀?”
李老师的这番话是我始料未及的,进办公室前我鼓起了十分的勇气准备迎接老师的苛责和批评,没想到竟是这般的关切和担心,我的泪水就这么不争气地涌了上来,收也收不住。
我抽噎着讲了我这段时间课堂的走神甚至坦白了我对选理科的后悔,坦言自己好像不会学物理,也不适合学理科。
李老师全程耐心地听着,一次也没有打断,最后竟然笑了,他说:“说出来是不是好多了?你呀,对自己实在是要求太高了,样样都学到顶尖哪有那么容易?你太急着把文科的弱科提上来,都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了,你的语文和英语那么好,这些理科好文科弱的同学也没像你这么焦虑啊!其实好多人不知道,理科的学习和文科一样,也需要时间的积累,基础打牢了,题做多了有经验了,自然成绩就上来了。你最近落下的一点课算什么,肯定补的上来,又不是一点都不会,就是有几个知识点没搞透,在做题的时候无非被这些点卡住而已。你把你的试卷那些都拿过来,我给你把错题讲明白了,就OK了。”
在那次谈话以后,李老师时不时就会让我去他办公室,跟我闲聊一些生活琐事,提醒我要时刻保持平和心态对待学习;推荐一些关于物理的有趣书籍给我,让我对物理重新提起兴趣;帮我梳理物理的知识架构和针对我的易错知识点不厌其烦的给我一遍遍的讲解,毫不保留跟我分享一些物理的学习方法,教我如何更好的运用错题本和积累本,让我不再恐惧物理课。
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当我不再那么功利地看待学习,不再一味的焦虑和自责,也逐渐发现物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学科,自己的物理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更令我惊喜的是,物理的提高给我带来的收益不止于此,在李老师的帮助下,在长实中的高中三年,我似乎领悟了一些学习的要义,譬如:
1.抓紧课堂时间,长实中传承了河北衡中的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也要求学生注重课堂效率,所以要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课堂上被吸收。课堂是每个人必须花费在学习上的必需品,利用的越好,自然就能拔得头筹。
2.用好长实中“四本”(积累本、错题本、英语作文本、语文作文本),根据学科特性,用不同的方法去梳理,不积攒试卷,有错即改,注重反思,无论周测还是月考,考试结束即是反思的开始。
3.学会劳逸结合。虽然大家都说,长实中作为云南衡中,管理也肯定很可怕,每天都不休息的,往死里读书,但是,也许只有身处长实的学生来说,才知道其实长实是一所非常注重科学休息的学校,所以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学的时候好好学,该睡的时候就要好好睡,哪怕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也坚决不打疲劳战。
4.长实中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的各类比赛和德育活动(如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学生数理化大赛、远足、帮扶孤寡老人等)。其实,衡中模式并没有像外界那么的“妖魔化”,就像衡中的郗校长说的,衡中模式下的孩子,大家只放大了学生追求更好成绩的一面,却忽略了,其实衡中的培养核心是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更好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年来我将领悟的这些东西全方位地应用到各科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最难熬的高三那段时间,我各科的学习还是在有条不紊地呈螺旋式上升,所谓厚积而薄发,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当然,高考的结果也是好的,在接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我第一时间拨通了李老师的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喜讯的同时也对一直以来的照顾表示感谢,他却说:“这是你高中三年努力赢得的成果,也是对你一直以来不抛弃、不放弃弱势学科最好的嘉奖”。
是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感谢高中三年努力学习的自己,也感谢不辞辛劳帮助我李老师,更感谢我的母校长实中,打磨了我们的心智,锻炼了我们的毅力,让我们拥有了一种“一定能赢”的信念感,在长实中,不用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人嘲讽,不用担心自己的梦想会被人嘲笑,不用担心自己是孤军奋战,不用担心自己的压力无人理解。在长实中,同学们在迷茫时互相陪伴开解,在失落时一起绕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在得意时一起大声笑;老师们在得意忘形时适当的提醒,在自我怀疑时给我们足够的信心,在疑惑不解时引导讨论授人以渔。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今天,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83天,看到这里的你,不要再东张西望,患得患失,不要再瞻前顾后,很多事情,从你决定正面应对的一瞬间开始,困难的时刻就已经过去了,愿你能在高考后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