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把正在刷题的同学分为两种类型:被动刷题的和主动刷题的。
被动刷题多数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过多引起的。
先分析老师为什么布置的作业多?
大概是老师担心学生不认真钻研习题,只好退而求其次,试图以数量的增加弥补质量的不足;担心自己学科布置的量少,学生把时间用在布置量多的其他学科上,导致自己所教的学科吃亏。
老师布置的任务多,学生疲于应付,然后就把自己应付任务的过程自我认知为刷题。这种被动刷题肯定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
有学生每每作业做到半夜十一二点,大家可以想想这样好吗?这对第二天的学习有帮助吗?恐怕是有害无益吧。
这种刷题我觉得叫应付任务更准确。只是被动的应付,学习效率有多么低下可想而知。有些同学作业做完了,至于做的是对还是错毫不关心,这样完成的任务有什么用呢?甚至于把错误的解题方法给强化巩固了也有可能。
主动刷题体现在主动两个字。学生在刷题时不是机械地按着老师的要求进行,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恰当应对。
刷题不是目的,刷题只是一个练习的过程。刷题的远期目标是在考试时考出好成绩,近期目标是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根据目标,刷题之前需要先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怎样才算达到这个目标呢?把课本上、参考书上的知识要点能够准确复述出来。如果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都不清楚,做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看一道题不会,再看一道题还是不懂,然后再翻课本、查资料就太浪费时间了。这样做与看例题没有什么区别了。
刷题首先是提高准确度,然后才是速度。一套试卷真的不是比谁先做完而是比谁得分最高。刷题首要看重的是质量,然后才是数量。质量是关键,一天做100道不同的习题,做完后对做的题印象模糊所获有限,不如把典型的10道题反复做10遍,真的可以把10道题的解法烂熟于心!
刷题时要反复总结,每刷一道题,核对答案后都要总结这道题是考查哪个知识点,用到了什么技巧,可以提炼出什么题型。这样就把落脚点放在了对知识点和解法的运用上了。
刷题要有选择,已经掌握的很熟练或者很简单的题没有必要反复刷,基本发现是这类简单的题可以直接跳过。对于自己能够复述知识点,但是还运用不熟练的题要反复刷,直到运用纯熟才好。对于难度太高的题要慎重,如果确定自己可以攻克,那就多用点时间啃下这块硬骨头;如果确定难度太大,目前攻克得不偿失,可以放弃。对于多数学生来讲与其把时间放在不断刷竞赛题或偏、难、怪的题还不如把精力用在夯实基础来的实在。当然如果你自视甚高,觉得自己行,那按你自己的理解来。
最后强调一下刷题的一个误区,千万不要以刷题(应付作业)的名义去熬夜。刷题是个过程,不是目的。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事,做作业到一定时间要及时停止,不要疲劳作战!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赞和“在看”,并转发给更多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