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语文>

九年级全册语文试卷(九年级语文全套试卷)

九年级全册语文试卷(九年级语文全套试卷)

更新时间:2024-11-14 22:09:53

2024年秋期期中九年级阶段性调研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1)A (2分) (2)骛 崛(2分)(共4分)

2.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③但愿人长久 ④千里共婵娟 ⑤欲为圣明除弊事 ⑥肯将衰朽惜残年⑦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⑧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3.示例一:我选D。因为海报主题“成就梦想”的书体为行书(或行楷),根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应选择“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行书最恰当。

示例二:A选项“均匀齐整、圆转流畅”为篆书,B“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是隶书,C选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知是楷书,而海报主体部分字体为“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行书,因此选D,字体一致,和谐美观。(能结合图文材料,完整表述,逻辑清晰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4分。)

4.①凿壁偷光②闻鸡起舞(4分)

5.示例一:你是否曾经跌倒,在风雨中迷茫你;示例二:你是否曾经忧伤,盼不到爱的阳光(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6.①清亮、温柔、大胆②宽阔平缓、遍体鳞伤③同情、怜惜④感激,赞美,钦佩(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概括内容切合文意,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

7.示例一: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村庄的昏昏欲睡和蝉的鸣叫,将村庄和蝉人格化,生动想象地写出了小溪周围的环境,突出夏天的炎热,与我的感受形成对比。表现“我”的“乐”。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达出我捉鱼虾、泥鳅、螃蟹的快乐心情。

示例二:通过细节描写,如“赤脚”“拎着”“跳进”“伸进”“翻开”“捉”等,生动地展现了“我”在小溪里捉鱼虾螃蟹时的欢快场景和活泼形象。“小桶和撮箕”等工具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真实感。表现出童年的“我”在小溪这个乐园里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充满童真童趣。(意思对即可,4分。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8.示例一:我会这样设计,重读“只有”“冲撞”“轰然”;“重重叠叠”“一马平川”语音延长。因为“只有”强调河的唯一性,突出对河的赞美。“冲撞”强调走出大山的艰难性,“轰然”展示出大河冲出深山的浩大气势;“重重叠叠”语音延长凸显山的阻碍之大。“一马平川”语音延长展示出大河冲出深山后的美好图景,令人向往,给人激励与鼓舞。

示例二:设计重读。“只有”表示必要的条件,可以设计重读这个词,以强调河的唯一性,突出对河的赞美。“冲撞”写的是“河”流动的样子,可设计重读这个词,以突出“河”的形象,表现它走出大山的艰难。“轰然”是拟声词,表面写的是“山”打开的声音,实则表现的是大河冲出深山的浩大气势,因此,也可重读。

示例三:设计停连。“重重叠叠”写的是山的样貌,此处突出了“河”冲出大山的困难之大,语音延长凸显山的阻碍,表现“河”的顽强。“一马平川”写的是大河冲出深山后的美好图景,可语音延长,以表现“河”的胜利,能给人激励与鼓舞。(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贴合文本,设计合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9.①大河从深山流出,历经波折,依然一路奔向大海,它一往无前的精神坚定了作者不惧困难、走出大山的意志;(2分)②大河无论以何种水的形态存在,都滋养万物,保一方平安,它的奉献精神激励作者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3分)③大河奔流入大海,但最终仍会变成云、雨回到故乡,它的反哺精神影响作者生发回馈故乡的愿望。(5分)

(此题分层赋分:答出第一层给2分,答出第两层给3分,答出第三层给4~5分。言之有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阅卷老师亦可酌情给分,共5分)

(二)(共11分)

10.C (3分)

11.①礼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 ②“七一勋章”颁授仪式③礼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④利用纪念日、节日,组织开展纪念庆典活动。(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切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12.举例论证。列举了学校开发礼仪课程和媒体推出中华礼乐传习节目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我们要推动传统礼乐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观点,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13.(1)因为 (2)④ (3)迫近(3分)

14.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参考答案来自教师教学用书,意思对即可。2分)

15.“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无论是在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2分。)

16.范仲淹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苏轼被贬杭州时,帮助百姓对抗饥荒和疫病。(意思对即可,4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意,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二)(共4分)

17.①苦闷抑郁 ②希望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①②空各1分,共2分)

18.示例一:校长引用这句诗作为赠言送给大家,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激励师生,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示例二: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乐观。校长希望同学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乐观以对,相信自己,勇往直前,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意思对即可,2分。如学生有其他答案,内容贴合文意,且言之有理,阅卷老师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

四、名著阅读(5分)

19.①示例一:作者艾青五岁寄养在一个贫困家庭,后来参加正义活动,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借诗歌控诉黑暗的社会,抒写了感人至深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后来,他用诗歌抒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表达对侵略者强烈的恨和对祖国深沉的爱。艾青的一生就如同他歌颂的“太阳”一样,永远向着光明,追寻着光明,用诗歌体现了他对光明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

示例二: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如《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1978年后,诗人歌颂光明的同时,追寻睿智哲思,例如《鱼化石》,借写鱼化石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艾青的诗歌体现了他对光明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给困顿中的人们带去了慰藉与希望。

②示例:《水浒传》鲁智深一生行侠仗义,不畏强权,追求自我。他惩恶扬善,三拳打死镇关西,野猪林救下林冲;他不屑与奸臣为伍,不愿接受招安,征方腊胜利后,面对朝廷封赏,果断放下名利;最终,得道圆寂。鲁智深一生追求正义、自由与自我,终得圆满。(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鼓励学生合情理、有创意地表达,5分)

四、作文(50分)

20.评分标准请参照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主题与内容

25分

分值

21~25分

16~20分

11~15分

6~10分

0~5分

记叙文要求

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具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的思考和体悟;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表达意图较明确,内容较具体充实;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不空洞,不虚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表达意图较明确,内容较具体充实;②有自己的思考和体悟,不空洞,不虚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表达意图不明确,内容空洞;②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够健康。

①内容与题目无关;②抄袭比例80%以上;③随意拼凑,不知所云;④价值观错误。

议论文要求

①观点明确;②论据恰当,论证有一定说服力;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观点基本明确;②论据比较恰当,论证合理。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

①观点不太明确;②论据和论点有关,论证基本合理;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健康。

①观点不明确;②论据不能证明观点;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够健康。

①观点与写作任务无关;②抄袭比例80%以上;③随意拼凑,不知所云;④价值观错误。

结构与表达

20分

分值

17~20分

13~16分

9~12分

5~8分

0~4分

记叙文要求

①叙事完整,重点突出;②描写具体,语言准确、生动。

①叙事基本完整,重点基本突出;②语言流畅,有一些具体描写。

①叙事基本完整,能注意详略;②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①叙事不完整主次不分;②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①结构非常混乱或字数不足100;②病句多,词不达意。

议论文要求

①思路清晰能恰当使用论证方法;②语言准确、简明,有逻辑性。

①思路无明显问题,能使用常见论证方法;②表达无明显逻辑问题。

①思路基本清晰,论证方法使用不太恰当;②语句基本通顺,病句较少。

①思路不清晰层次混乱;②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

①结构非常混乱或字数不足100;②病句多,词不达意。

书写与标点

5分

分值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要求

①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②标点使用正确。

①书写基本规范,卷面基本整洁;②标点使用基本正确。

①书写较潦草,字迹能辨认;②标点使用有一些错误。

①书写潦草,卷面脏乱;②标点使用随意。

①书写非常潦草;②不会使用标点。

温馨提示:

①请每位阅卷教师在评改试卷之前,先对所评改年级的试题及答案进行审定,若发现有不妥之处,可在县语文学科微信群组内或学校教研组内讨论,修订后再评卷。

②试卷中部分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所给出的预设答案仅供参考,且预设答案力求多角度,相对比较详细,学生答出要点即可。请各乡校语文学科组根据题目要求及学生实际答题情况统一标准后再批改。

③作文评分标准参照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请老师们认真阅读后再批改学生作文,力求做到公正、公平,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