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有四篇,《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
人文主题是:金秋时节;本单元要求孩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常见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等。
这套试卷一共有十五个大题,既考察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检测孩子的答题能力和技巧。题量大,涉及知识点多,有难度。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大题:选正确的读音,考察学生对拼音的认识。
1、jūn chéng 2、 líng 3、qǔ fēng 4、zōng xuē
第二大题、同音字组词,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拼音,写出相对应的字词,难度系数较大。
分别是:径劲竞敬 列烈猎裂 晶经惊精 严颜言岩
第三大题、换偏旁,组新字组词。重点考察学生的字词储备量,以及检测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字词记忆的水平。
赠:憎(憎恨)增(增加)
挑:跳(跳动) 桃(桃子)
残:践(实践) 浅(浅色)
棕:踪 (跟踪) 粽(粽子)
规:现(现在)觅(寻觅)
料:抖(发抖)斜(斜面)
第四大题、积累一年四季的四字成语。
春:鸟语花香 春回大地 莺歌燕舞
夏: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秋: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冬:冰天雪地 鹅毛大雪 滴水成冰
第五大题:查字典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音序查字法;2、部首查字法;3、数笔画查字法。
“罚”字不认识,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罒部,再查4画。
“残”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C,再查cán,意思分别是:②①③④
第六大题、写近义词
1、增加 2、欢快 3、预备 4、注意
第七大题、先解释再写意思。这两句诗出自《古诗三首》,是课本上要求会背会默写的,再次考察学生对所学课本上知识点的熟练和记忆程度。
1、坐:因为。于:比。
诗句的意思: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2、擎:举,向上托。 犹:仍然。
诗句的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第八大题、填写恰当的词语
亮晶晶 彩色 香甜 金色 紧紧 小心 仔细 舒舒服服 阵 枚 块 片
第九大题、连线
夏去秋来——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五颜六色——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香香甜甜——秋天的雨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准备过冬——秋天的雨 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第十大题、句子仿写,是常考的一种题型,考察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平时积累的词语素养,孩子能合理的运用修辞方法,更要有想象能力。
例如:1、它把红色给了枫叶,红红的叶子像一团团火焰,烧啊烧啊,烧起了人们丰收的热情。
它把黄色给了落叶,黄黄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飘来了秋天的凉爽。
2、每一片在空中飘荡的云朵,都像一个雪白的棉花糖。
每一朵盛开的鲜花,都像一个少女的笑脸。
第十一大题:修饰手法的考察C
第十二大题:整理句子,使句子通顺。2 1 4 6 3 5
第十三大题:阅读古诗答题。
1、诗句补充完整,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 知有儿童 一灯明
2、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
3、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4、B C
5、书写,写 在夜里写下我所见到的事物和感想。
第十四题、阅读理解
1、yōu shuò xuán qióng
2、(1)壮丽 (2)快乐
3、比喻句:而城市各处的灯火……流动的珍珠。
拟人句:海水轻轻地……“唰唰”声。
4、总领全文
5、时间顺序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 夜色渐浓
附加题:贵客 远客 游客 异客 顾客 稀客 说客 政客 刺客 房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