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后的反思
小家伙这次考得还不错,四年级了,语文拿了个单科王,整体能保持班上的上游水平,老母亲很欣慰。家长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老师怎么怎么样,那个老师怎么怎么样。我们班换老师换得挺勤快的,确实在衔接过渡上是有问题,家长重视的,影响几乎没有,家长不重视的,成绩断崖式下跌。你说是老师的问题吗?不尽然,老师是份职业,她有她的生活和家庭,做好她分内的工作其实已经完成了她的KPI。而且是哪一任老师的责任呢?这个真不好定责。
到底孩子的学习应该交给老师、还是家长、或者是校外的培训机构?这次家长会我们班优秀家长的分享:大多数说的都是孩子我没怎么管。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优秀家长分享经验的孩子都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把学习习惯培养得很好了,这四年一直是班级的前几名。而班上考得不太好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好的,比如上课本来就没学明白,放学了还到处去玩的;或者是放学关在家里写作业,一张试卷可以写2个小时以上的,等等。可想而知,除非孩子真的是天赋异禀,不然四年级以后思维题的增多,很难有所突破。
我们家从二年级开始就有作文的引导意识了,一篇看图写话或者是作文,不会让孩子一个人在书桌面前憋出来,我们会从优秀的作文选集里面找合适的词语写在草稿纸上,再从草稿纸上提炼合适这个画面或者主题的语句,连贯的用在这篇作文上。通过这几年的训练,现在的作文丢分丢得很少,也很少有跑题、词不达意的情况出现;
数学也是很多家长头痛的事情,反复讲,怎么讲,都讲不明白。其实举一反三和数独对我们的数学帮助很大,数独家长和孩子可以来个PK赛,举一反三那就是从玩中学、学中玩,把书本上的题目变成手工,比如圆圈、三角形画出来,剪下来,数角也好拼凑图形也好,玩着玩着,就感兴趣了。
英语就没其他的了,我除了默单词别无他法。
我家孩子的自信,最最重要的来源是获奖,文化课的获奖得很少,目前为止只有几篇征文比赛,那还是有家长的影子在里面。画画是目前获奖获得最多的,低年级的时候家长代劳,现在完全不需要了。获奖了就会有礼物奖励,不是很贵的那种,但是孩子很开心,也一直在努力自我提升,这种自信是从内而外骨子里面散发的。
总结我这四年,前两年两点一线,除了公司就是家里,没有自己的圈层、没有日常的社交活动,感谢我的孩子培养了我画画的技能、数独的计算力、手工的特长。学习之路还长着呢,先把习惯培养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怎么抓学习?这个度还是得自己把控,不跟优秀的去鸡娃,不跟一般的去炫娃,根据自己娃的特点去量体裁衣。娃带好了,享受红利的首先是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