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三周四,杭州各城区进行了推迟的初三期末考试。
对于这届杭州初三学生来说,这一场推迟的考试依然关系到分配生的推荐和排序,许多家长和学生依旧十分重视。
今天,狮子团队特地为大家搜集了各城区的初三作文题。小狮妹发现,这些城区的语文作文题看起来十分亲切。有的作文题以名人名家的语录展开,有的以学校的一场主题征文、校园文化节展开,还有的非常接地气,提到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名字缩写”现象……
大家都写了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上城区
写作 (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宋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便“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他以书本为师;鲁迅在仙台学医,传承了藤野先生严谨踏实、诲人不倦的治学作风,他以贤者为师;周敦颐独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苏东坡慨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常理,他们以自然为师;曹文轩笔下的杜小康在孤独和暴风雨中,锤炼身心,他以生活为师……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可讲述经历或见闻,也可发表见解。
要求:(1) 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诗歌除外)。(2) 字数 600-800。(3) 不得抄袭、套作。(4) 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西湖区
写作 (40分)
班级组织“宋韵今辉”主题征文,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请你参与。
宋韵文化不局限于宋代,它体现的是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当今生活开展的一系列宋韵文化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宋韵的生活之趣、生命之美以及宋韵精神的传承创新。
以上文字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以下栏目中任选一个主题写一篇文章投稿。你可以叙述经历,阐述观点,讲述故事。
主题栏目分寻趣、寻美、传承等三个,征稿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如人名、地名、校名等。
拱墅区
写作 (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哲学家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 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第二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快乐。”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 600-800字的文章。
要求:(1) 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 不得抄袭、套作;(3) 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滨江区
写作 (45 分)
19.近期,语文老师发现学生在作业、试卷上写姓名经常使用缩写,如“张晓梦”写成“ZXM”,“宋清扬”写成“SQY”。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作业、试卷上使用姓名缩写”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发表看法,在课堂上交流。请拟写 100 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5 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写作。(40 分)
仰望四月早天的云烟,感慨逝去的欢乐与忧戚,领悟泰戈尔歌咏人生的真谛.……有人说“我们不必做诗人,我们要做心中有诗的人”。的确,我们不仅读诗、写诗,还要学会心中有诗。那些心中有诗的人,总能在平凡的点滴中,体会到非凡的滋味,把每一个暗淡的日子,过得摇曳生姿,充满诗意。
请以“心中有诗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文章不得抄袭、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钱塘区
18.标点符号可以表达丰富的内涵,逗号提醒继续努力,句号表示圆满完成,问号想要探索未知,省略号意味学无止境……请你以“我要给2022年画个_____号”为开头写一段 120 字左右的话(6分)
要求:(1)先将空缺处补充完整,再写作;(2) 主题突出,文从字顺。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 分)
哲学家康德说:“人有三种快乐: 第一种快乐,是因为它给你直接的好处,这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第二种快乐,是你因为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感到快乐,这是道德上的快乐。第三种快乐,是它既没有给你好处,也不涉及道德,比如你半夜听到风吹着落叶掉下来,感到舒服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灵上的快乐。”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 600-8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临平区
有人说,反思即成长。参与班级组织的多个项目后,小安拟写了下面的《校文化艺术节活动反思表》。阅读此表,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后面写作任务建议中任选一个,参考对应的提示,写一篇 600-800 字的文章。(40分)
【要求】(1)题目自拟;(2)符合文体特征;(3)不抄袭、套作,不泄露个人信息。
作为语文试卷中的得分大头,中考作文的出题方向一直都十分惹人关注。
上城区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杭州市夏衍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李少妮老师表示,这两年,杭州中考的作文题,一般都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自身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和生活,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考查。
比如上城区的作文题中,提到宋濂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都是从课本出发,又能够联系自己生活经历和见闻,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以贤者为师”“以自然为师”“以生活为师”,让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更多元化更深入,考查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
记者 张宇璐 张娜 黄莺 林佳琦 郭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