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省市高考分数线相继公布,录取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关注中高考的家长可能已经发现,不论是教改方向还是出题方向,阅读在考卷中占比越来越重,而课外阅读更是穿插在试题中的各个角落。
前些天,高考全国Ⅰ卷作文的文言文材料刷屏。而今年陕西中考卷的阅读题目也选择了课外文言文以及说明性的报刊内容,英语卷除了4篇阅读理解外,还有2篇阅读选择以及2篇阅读填空,可以说,阅读几乎占到了整张试卷的大部分篇幅。这种情况下,家长们还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真的不怕来不及了吗?
首先,对于语言类课程来说,最终目的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输入”以及“输出”能力,也就是“理解”和“表达”能力,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理解”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案例,同时也能丰富他“表达”的遣词造句。我们都知道,写作是需要大量素材的,对于资历丰富的作家来说,他的素材可能源自于个人经历,也可能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但对阅历还没那么丰富的学生来说,阅读积累则是丰富他素材库最便捷的方法。
另外,虽然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能够实地感受很多美景了,但依然有他们步履无法抵达视野无法触及的地方——遥远的外太空、丛林探险、海底两万里……这些未知孩子都可以通过阅读去探索答案。
相信家长们都看过很多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方法并且亲身实践过,但最后可能的结果是,书买了一箩筐,孩子看过的书也越来越多,可成绩却怎么也提不上去,家长们是干着急没办法。
今天我要说的不是“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组织阅读活动引导孩子探索阅读的乐趣……”这些内容,相信家长们也看烦了,我们直接进入下一步,孩子已经有了阅读习惯了,如何针对性的通过阅读进一步提升?
首先,分清阅读的目的
所谓课外阅读,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名著经典、武侠小说、网络小说等等都是课外阅读内容,家长需要根据孩子阅读的目的来进行阅读材料的选择。
如果希望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先为孩子广泛选书,然后根据他的兴趣方向进行再扩展阅读。
如果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后续的模仿练习以及心得体验则更重要。
其次,如何正确阅读
人们都告诉家长要孩子多读书,却很少告诉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正确阅读。
之前看到有家长说,孩子十岁了,看过的书有千来本,可是一考试就发现阅读题的成绩并不理想,写作能力也不行。这不是个例,因为很多家长没有分清拓展阅读与精读。
拓展阅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课外阅读,目的是为提升孩子阅读兴趣、帮孩子形成素材积累、培养写作爱好等等。
精读则是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孩子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总结、归纳文章主旨、作者意图等,同时要根据平时考卷的阅读题目出题方向进行阅读技巧训练。
比方说语文科目中:
古诗文要读懂大意,分析文章使用手法意向
文言文要理解文章大意,掌握古今不同义词(实词虚词)
现代文则是考察信息查找以及归纳、理解能力
在英语学科中:
阅读理解注重考察的是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以及特定信息的查找辨别能力,阅读选择注重考察的是语法以及短语、搭配,阅读填空更多注重的则是考察词性词义等方面。
作文写不好无非是因为1.没积累,2.对生活没有感悟。
很多孩子的积累都是通过摘录本完成的,但是,比好词好句摘录更重要的是使用,要把摘录的东西用到自己的作文里,才能算是自己的东西。而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通过阅读得来,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作者是如何感悟的,他是如何描写自己的感悟的,你认同他的感悟吗……通过这样不断的练习,才能获得有效的进步。
拓展阅读固然重要,但在学生阶段,精读训练亦不可忽视,希望能引起家长重视,尽快带孩子练习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