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测评卷,考查的知识点不多,重在考查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上的灵活运用。细心的同学基本上都考得不错,而习惯了粗心的同学总有几个题是不该错,却错了,很可惜!
如果你能考90 ,说明这个单元的基础知识点基本上是掌握了,只是运用不熟练。如果低于这个数,需要加油,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练习哟!
第一题:填空题
题1考查同学们对面积单位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运用。此类题型需要同学们理解面积的计算原理,并选准参照物,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后再选择合适的单位来用。
而题2-10中,除了题9,其它几题都是考查同学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些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和逆运算的理解掌握,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数学问题时的灵活变化运用能力。
而题9则动画片查同学们对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以及大小比较的理解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解题思路: 先统一单位,再比较数的大小。
注意题8与题10,想要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得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而边长需要通过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得知。长方形最短的一边为正方形边长。
第二题:判断题
此类题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误导,一定要认真审题。考查同学们认读题,利用已知条件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题:选择题
注意周长的计算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混淆了。
第四题:填表
考查同学们对图表的认识和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和逆运算的理解掌握和正确计算。注意周长的计算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混淆不清。还有,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第五题:计算阴影面积
图1与图2阴影部分位置刚好相反,一个内,一个外,所以个别同学有点晕了。认真观察图片,仔细思考,思路就来了。
图1的解题思路是: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图中各图形的长与宽都是已知的,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和小长方形的面积很容计算出来。
图2的已知条件不同,解题思路与图1也不同,需要特别注意。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直接边长X边长得到,但是边长需要我们计算出来。(个别同学说眼看是正方形,就求一边出来,然后计算,这样是不规范的,万一它不是正方形呢?)
长为:30-10-10=10(厘米);宽:20-5-5=10(厘米)
有长有宽,再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简单多了。
第六题:画图
可以助小正方形边长和面积来画。一个小正形一平方厘米,那20个小正方形是多少平方厘米呢?(注意:要求摆的是长方形!不能正方形!)
而且20个小方形摆成长方形的摆法不同,组成的图形是不是也不一呢?
第七题:解决问题
考查同学们对周长与面积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应用思维能力。
题2,个别同学理解不了,认为已条件不成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你认真审题并用心思考,通过分析计算,可以找到我需要的数据。
如“长21米的篱笆”,在间接地告诉我这个花圃的周长是21米(不含墙面)。通过这句可以计算出来花圃的宽来。花圃的长已知。
题3很多同学有不同程度的扣分,这道题看似很难,明白其中关系,也很简单。
利用两个图形中的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出每一块砖的面积。
①题需要方案二的砖90块,即90个这么大的面积,用每块砖的面积x90即可以得到卫生间的面积。
而②题,由①得到的卫生间面积,逆向思维导图方式计算出方案一的砖数,即知道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
③题是一个比较金额大小的题目,比金额,得先把每个方案应花的钱计算出来,再比较。
金额=单价x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