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风帆扬,共磨共研促成长。为进一步做好初小数学教学衔接,推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深入实施,2023年11月28日,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小学一初中教学衔接”课题数学公开课活动暨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初中、小学教学内容衔接研究》课题研究活动在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举行。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数学老师、棠溪小学、远景小学六年级数学老师、课题组成员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研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全体参会老师们观摩了由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丁卫清老师执教的一堂九年级数学展示课:《弧长的计算》第二环节,三校的老师们进行评课以及就初小衔接工作进行联合教研活动。
首先,展示课中,丁老师通过小学旧知——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引发学生思考,推导弧长的计算公式,使初小课堂活动成为一个整体。丁老师语言温和,富有亲和力,课堂开始引入情境,同时激发学习兴趣;聚焦说的技能,凸显课型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拓宽课堂思维厚度。丁老师的这堂课聚焦思维品质的培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他通过问题和活动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思考、有交流、有分享,让核心素养在数学课中落地生根。
观课后,三校的老师们分别对课堂做了精彩的点评。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何新荣老师认为丁老师的课明晰思路、明确方向、明准目标,是一堂有实效、有方法、有态度的优秀公开课。远景小学六年级老师认为本节课结构严谨,是一节合作与交流型的优秀课。
评课后,老师们围绕“如何有效衔接初小数学”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致认为在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要注重提升孩子的运算能力,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次研讨活动为三校数学教师进一步架起了“面对面”交流的桥梁,初小数学教师们在中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促进三校老师 互相了解,共同成长。
本次活动展示了广州市第六十七中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标理念下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改进课堂教学的别样风采。相信未来,老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知行合一,行稳致远,更好助力我校数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