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数学>

每天刷一张数学试卷

每天刷一张数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5-03-04 09:47:48

原创文章,本文首发于途虫的百味人生关联自媒体途虫的百味旅途。

读书不易,考试不易。

期中考试来了,几家欢乐几家愁。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每次中考高考数学这门学科考试结束,个别学生笑容满面,绝大部分学生愁云惨淡。数学太难了,这是考试后听到最多的感慨。

数学不容易

前些日到朋友老姚家小聚,老姚的孩子正在刷数学题。孩子很专注很认真,但老姚却对着孩子直摇头。

“给她报了培训班,每天都在刷数学题,在数学上花的时间最多,但每次考试都只有70多分。”老姚说,“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看着孩子埋头苦干,再看看老姚的摇头埋怨,数学真的很折磨人。

但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效果,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方法?

数学作业

题海战术是延续多年的获取数学高分的法宝,的确要学好数学,应当多做题,应当多刷题。但这种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对于学霸而言,刷题问题不大,但对于数学基础比较一般的孩子而言,盲目刷题并不会有效果。

我查看了老腰女儿刷的数学试卷,真的很多很多,每一单元他女儿都要做六七份单元测试卷,每一套试卷错题她也进行了订正。我从这些错题中随机挑选了5道题给老姚的女儿重做,其中有三道题她的女儿又做错了。

原因就在于此,其实数学题很多是重复的,你做10套试卷,至少有60%是重复的题目,只不过改变了一下数据而已,所以刷多少张试卷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弄懂多少道错题才是关键。

很多孩子都像老姚的女儿这样,每天都在起早贪黑的刷题,但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总结和反思,每道题错在哪儿?为什么会错?还有什么解法?有什么技巧值得搜集?孩子都没时间进行这些总结和反思。

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有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你们每天拼命刷十套题,不如静下心来认真的弄懂一套题,掌握一套题里面的所有技巧和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可以解决十套甚至更多套数学试卷的问题。

纠错本。

其实回想起我们读初中的那个时候,那已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了,那个时候条件比较苦,除了教材和练习册,没有其他资料,如果说有资料的话,那就是我们班订了一本名叫《中学生数理化》的资料,全班同学轮流看。

那时的试卷都是老师手刻油印的,非常珍贵,因而我们也倍加珍惜,每套题考试结束之后,我们都会把每道题弄懂,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数学纠错本,错的题目老师让我们抄在纠错本上,用红笔重做一遍,如果一道题有多种解法,那么要把每一种方法都要记录下来。

而每次期末期中考试前,数学老师都至少有三天不布置数学作业,让我们认真地看纠错本,效果真的很好,原因很简单,因为弄懂了。

一个纠错本,可能是一本学生自己编著的最好的复习资料,是复习的利器,得分的诀窍。

纠错本。

上面是一个学生的纠错本笔记,每张试卷的错题都抄在这个纠错本上。其实盲目地刷题,会浪费很多时间,每套试卷里总有你非常熟悉的题目,非常简单的题目,你再花时间去做,就是浪费时间,也是无效学习。

所以我倒建议家长每周星期把孩子做的试卷或者作业上的错题抄下来,形成一份特殊的试卷,让孩子从错题中去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

数学。

数学终究是一门方法技巧的学科,所以很多孩子喜欢数学,因为一道题可能有不同的解法,而掌握的方法越多,技巧越多,思辩能力越强,就能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由之而来。

但现在学生要精心准备一个纠错本还真不容易,以初中为例,现在考试科目越来越多,每天的作业量非常大,一天六七科作业,排山倒海般压过来,能把每天作业完成都很不错了,学生基本没有时间去反思总结,这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即便老师在讲台上说的口干舌燥,家长在家里急得双脚直跳,学习效果也不一定好。

低头刷题也要抬头看路,提醒孩子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善于积累,善于总结,要把典型的题目,典型的方法牢牢掌握,更要善于去寻找新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做好笔记,让学习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