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及同学们大家好
想必各位已经听说了关于今年高考数学试题很难的一些说法,也在网上或者是现实中看到了不少今年高考生的哭泣与绝望。是不是内心又泛起了一股深深的焦虑呢? 在这里,我来说一说我对今年数学题的一些想法。
每年高考题下来以后,我都会把当年的试卷拿出来看看,自己也试着做了一下,实话来讲,今年的试卷确实比前几年要稍微难一点,主要是计算量上。此外,第11题作为单选题却有两个正确答案出现,不知道是出题事故还是有意为之,这对于在考场上的同学们来说,一旦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并且都算出来了那将是致命的,无法取舍也无法排除,徒耗时间不说也足以影响他们做后面题的心态。
而且这几年每次都会有学以致用类型的习题,不论是计算古塔的高度、雕塑的身高以及全国一卷里面的南水北调工程和陕西卷的嫦娥二号的绕地周期等,都在告诉我们,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切不可再抱着“学函数有什么用买菜又用不着”这样的思想了。所以同学们以后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一定要多问为什么,一定要多思考。比如老师们给你们讲课的时候,书上说SAS能证明全等,我们自己得尺规作图证明为什么可以!书上说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我们也得证明为什么会交于一点等等。想当年2010年高考题九个字的题干:写出并证明余弦定理,12分的总分全省平均分仅仅不到四分,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不要死学数学,不要想着刷题取胜,更不要想着我考前做一些往年的模板试题就能蒙混过关,到时候试卷稍微有一点创新,这类同学就是会“死”的很惨。
高考考完以后,今天肯定就有家长开始给孩子买暑假资料了,明显感觉到压力大了。家长们的殷切希望怎么样都不为过,但关键还是在于孩子们,娃们只要自己愿意学习,愿意思考,在数学在理科这条路上才能走得更远。
越来越感觉,国家双减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让大家从这无休止的内卷中得到一点解脱。因为只有提高难度,大家的负担才能真正减下来,才会让部分孩子和家长认识到没必要和大家去竞争内卷,因为最后卷了结果还是一样。另一方面,也确实是为了选拔一些真正的理科人才。出题老师不可能不知道题难,审核的人也肯定非常清楚,但卷子还是拿出来考试了。全民教育这么多年,已经有太多太多的大学毕业生了,但我们的科技创新却只需要那一小部分的数理化天才,反之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职业技术工人,这也就意味着或许以后的中高考数理化都不会太简单,毕竟这是国家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于个人而言确实比较残酷,于国家而言,利在千秋!
我们一起站在了这个变革的十字路口上,家长们和我读书的哪个时代,国家还很弱小,我们对外忍气吞声。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的腰杆硬了,我们可以鼓起勇气对敌对势力说不了。所以未来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在科技上面为国家发力的理科生,而中高考的选拔机制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下去。
2022年高考留给这届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大概就是,多少年之后他们能够自豪的和身边的人说:我参加了2022年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