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不错
梁先生前去黔灵山公园游玩时
发现河道边
出现一种生物让他很是担忧
梁先生这是外来物种的侵入,如果它向上繁殖,是繁殖不上去的,它是进不去公园的,但是它会往下游的方向蔓延,一直往市西路蔓延到南明河里面,我们的母亲河里面。
梁先生所说的就是福寿螺,
它可不是好东西。
记者了解到,福寿螺通常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此进行繁殖,由于福寿螺食性杂,喜好啃食植物叶片等,会影响周边植物的生长,并且福寿螺体内还有大量寄生虫。然而福寿螺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里,让市民十分担忧。
梁先生如果现在不管,到热天它就会繁殖。福寿螺会导致很多河里的水生物无法生存,还有就是怕有些不知道的市民去吃这个福寿螺,因为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细菌。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这些福寿螺从河道口一直蔓延到黔灵山公园进口处。
随后,记者联系黔灵湖黔春路段河道的管理方贵阳市云岩区水务管理局。
贵阳市云岩区水务管理局工作人员
福寿螺是归农业农村局管,那我们给农业农村局反映,我们马上对接他们,请他们去处理一下。
水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黔灵湖的河道日常清理工作一直是由云岩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的,他们会尽快对接农业农村局对福寿螺进行清理。
福寿螺的危害
一个福寿螺一年可产卵20至40次,每次产卵几百至上千不等,产卵量可达3至5万粒,繁殖能力非常强。一般情况,福寿螺在6月中旬出现成螺高峰期,产卵出现在8至9月。福寿螺以啃食水生植物为生,过度繁殖会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它们产生的大量粪便也会污染水体。
“一只福寿螺可藏寄生虫6000条,曾引发多起人体感染寄生虫的病例。”疾控专家提醒,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不建议捕捞食用福寿螺。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
如何区分田螺和福寿螺?
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福寿螺的屁股平而短促,而田螺的屁股长而尖;福寿螺的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而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福寿螺的螺盖偏扁且大,而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且小;福寿螺卵为粉红色,田螺卵为透明色。
如何防治?
根据福寿螺生活习性,做好防治也不难。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是集中消灭的有利时机。
此外,人工捕螺摘卵是减少螺量和控制扩散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见效快的特点。尤其是螺害还未大面积扩散之前更易见效。
因此,掌握在福寿螺越冬或产卵盛期前,对沟河和农田的成螺,进行人工捕捉。在产卵高峰期,可以采用人工清除螺卵和插竹片诱集产卵再集中清除。另外,还有生物养鸭防治,可福寿螺发生地,有计划地组织饲养鸭群,在螺卵盛孵期放鸭啄食。
综合百姓关注、天眼新闻
来源: 贵州交通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