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北京海淀学霸试卷(北京海淀小学生做高考最后题)

北京海淀学霸试卷(北京海淀小学生做高考最后题)

更新时间:2024-08-25 07:23:23

文 | 米粒妈

开门见山,今天来一篇重磅干货。

因为工作原因,米粒妈有更多机会见到帝都那些非常有经验的一线老师,每次见面,我都抓准机会,拿着小本本认真做笔记。

咱们家长,带娃带得再好,也不过就是家里的一两个孩子,但老师就不一样了,他们教过太多的学生,每个学习阶段,孩子最容易掉哪个坑,他们了如指掌。

年前,我和同事去了趟天天练总部(对,就是那个清北浓度超高的地方

)见到了有十几年教学经验,自己本身就是人大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的学霸老师——周渊明老师。

聊到数学学习,周老师给了咱们米粉4个忠告,太受用了,反正我听完是茅塞顿开,回去后一直跟米粒爸感慨:学霸当老师,就是不一样~

最近过年,我挤出了些时间,赶紧整理成文字,分享给大家。

普娃,到底要不要学奥数?

其实之前米粒妈写过这个话题。

跟周老师聊过,更坚定了我之前的想法。

很多人认为,只有5%的孩子学奥数能往走竞赛的方向走,95%的普娃都是陪跑。海淀大部分孩子学奥数是为了小升初,但如果不考虑择校,其实完全没必要学奥数。

周老师说,小学奥数跟初中奥数不一样,初中学奥数是真的为了竞赛,但小学的奥数可以很好地开拓孩子的数学思维,甚至理科思维。对初中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等,都有很大帮助。

很多思维方式方法,如果在小学没见过、没学过,到初中遇到,就需要现学,但如果小学已经了解过了,到初中再遇到,学起来就非常顺畅。

即便没有升学、择校或者分班考的压力,小学也尽量接触一下奥数,毕竟小学的课业压力小,完全可以多花点时间,把理科思维基础打好。

奥数有七大版块,其中计算、几何和应用题,这三部分是非常贴近课内的,属于在课内基础上进行拔高,如果孩子精力有限,可以只学跟课内有关的这几个版块。

小学数学考试后面一般会有一两道附加题,考察孩子的思维和能力,这些题目在奥数里,属于难度偏低的,如果孩子能把奥数里的这些内容学会,再去做这类附加题、课内拔高题,绝对游刃有余。

拿计算来说,奥数里面有大量复杂的计算,但同时也会有巧算,咱们普娃把巧算的技巧学会了,用好了,就能帮助他们在计算中做到又快又准。

这3件事,小学不重视,初中吃大亏

周渊明老师自己就是个学霸,我特别好奇,他自己当学生的时候,有什么独门秘籍。

老师也没掖着藏着,给咱们分享了3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几点,周老师说,如果小学不重视,初中会吃大亏。

第一,一定要注意书写步骤。

小学一二年级做题不太涉及步骤,但到了三年级,有应用题了,一定一定要重视起来。

小学你丢步骤,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到了初中,代数,尤其几何,它有严密的逻辑在里面,就不能再丢步骤了(很多题都是根据步骤给分,绝对不是答案写对了就行)。

这是一个习惯问题,所以在小学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

很多孩子在小学做应用题,经常连单位都不写,这些都要及时纠正。

周老师建议,对于应用题,列好算式、写好单位后,最好备注一下,每个算式代表的含义是什么(这个米粒妈觉得,孩子能讲出来就行)。

第二,重视草稿。

很多孩子不习惯打草稿,甚至有的娃直接在试卷上找个空白的地方就地演算。

周老师说,他读书的时候,都是专门准备一个草稿本,而且草稿纸上他都会分区域,每个区域只写一道题,考试的时候,无论做题还是检查,都非常高效,因为可以一秒钟找到那道题的草稿,快速检查。

哪怕已经交卷了,老师批改完发下来,你都可以快速定位到草稿纸,很快找到问题出在哪。

第三,错题本。

错题本是老生常谈了,米粒妈之前也写过。

周老师建议,整理错题本,不是把所有错题无脑照搬上去。错题越积越多,很多孩子就完全不看了。

错题本日常就要经常清理,做减法。每周过一遍错题,如果问题不大,就划掉,如果一些错题看一遍没看明白,需要反复看,那就需要重新再做一遍。

这里米粒妈再补充一下,咱们很多米粉都入手了学习机,可以很方便地整理错题。这种也同样需要每周清理一遍,如果遇到孩子反复错的,需要把那个知识点再重新学一遍,并且再做起码两三道同类题目,确保孩子不是把之前的答题过程原封不动背下来的。

小学不过就是语数英三门,到了初中,学科多,知识点多,难度大,如果每科的错题本都积攒到期末,那就是一个大灾难,不做减法的错题本,等于没有错题。

小学不同年级,数学学习重点

小学各阶段,面临的数学难题是不一样的,咱们提早做准备,学的时候会更从容。

低年级:一、二年级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计算,主要是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要理解乘除法的含义。

这里周老师特地提醒咱们家长,不要为了练计算,打消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对于孩子来说,练习计算是很枯燥的,老师建议每次给孩子的练习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哪怕一开始孩子10分钟只能做10道题,但可以慢慢提高速度和准确率,但如果一上来就200道题打底,孩子看了直接“跪了”,内心的抵触会让他们彻底放弃,摆烂了。

所以练计算要慢慢来,每次10分钟,开始是10道题,到后面就可以10分钟20道、50道、100道了。

中年级:三、四年级

这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应用题。

一二年级都是一个算式,到了三四年级,应用题会由多步算式构成,孩子要学会通过题目里的条件,把它一步步捋出来。

应用题的学习,最好的方法,周老师建议,让孩子给家长讲题,能把第一步、第二步,每个算式的含义说清楚,最后标注好单位,孩子基本问题不大。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数学习惯里的“步骤”问题,这时候要予以重视。

高年级:五、六年级

高年级数学学习里重要的内容比较多,周老师觉得相对更重要的,一是数域的扩展,一是方程。

先说数域。因为四年级之前,孩子遇到所有的数都是整数,但到了五年级,开始上小数了,到六年级又有分数了,这时候孩子容易崩溃。

因为以前乘法都是越乘越大,除法都是越除越小,现在不是了。家长要留意孩子在学到小数、分数的时候,适当辅助一下,别让孩子掉队。

关于方程式。孩子从小到大接触应用题都是列算式,但方程要设未知数,也是一个思维上的转变,但对家长来说,这部分难度不大,适当的时候辅助下孩子就可以。

“预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家都知道预习很重要,咱们小时候,一到寒暑假,就会跟邻居借下学期的课本,自己看。

现在家长一般不会这么简单粗暴了,毕竟孩子的自学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我周围大部分家长会让孩子在假期看一节课30-40分钟的讲课视频,提前把下学期的内容系统学一遍。

周老师建议,不要把预习直接当成学习,其实孩子提前把知识点过一遍,有个印象就行,如果像正式上课一样花很多时间提前学一遍,那在学校里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做什么?

而且周老师特地强调,预习的时候,3分钟过一遍知识点(推荐使用天天练App,清北学霸研发,全科全学段),一定再做几道题,做就可以,不必苛求孩子100%做对。要给课堂留白,预习不必花100%的精力和时间。

跟周老师聊了大半天时间,米粒妈觉得,太值了,收获满满

听君一席话,省得咱们走好多年冤枉路。学习这件事,真的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稳准狠!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