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成绩是家长衡量孩子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从小学开始,会一直贯穿到高三。成绩优秀的孩子,总是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格外青睐。
可是“倒数第一”的试卷照样能走红,不是因为成绩差,而是因为思维跳脱,不少网友表示,没毛病!
老师在无奈之下,却也看到了一丝可取之处,总比僵化要强!
看看这些奇葩的答案,你能忍住不笑吗?1. 在学生看来,这类题目表意不清,他们习惯用常人难以比拟的思维能力,果断地写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答案。
这样的孩子只能说,空间感超强,估计将来学立体几何会有很大优势。
2. 这类题目,虽然孩子不知道如何解答,但没关系,考试来源于生活,抓住关键点答题,稳赢,起码气势不能输。
至于语文常见的造句,孩子还真不是有意的,比如下面这道题,或许在孩子眼里狗就是吃饭最快的,是家里吃饭快慢的衡量标准,所以他才会说“我吃饭像狗一样快”。
3. 还有一种,就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储备来答题了。问鲁迅的原名,居然联想到了一堆人,也是“狠人”了。
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常常要疯掉,其实这里面肯定有孩子不会做,没搞懂的因素在,但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孩子的思维较为活跃。
一位资深的小学教师说,幼儿阶段不必把孩子给“规定死了”,思维僵化更可怕。
错误是一定要改正的,不懂的知识点也需要补足,但家长和老师也应看到孩子闪光的一面,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加引导,没准是个创新力很强的孩子呢。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奇葩主意多?1. 网络和社交发达,孩子接触的事情更多,眼界更宽,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的理解,所以在为人处世时会有更多的想法。
2. 受多元文化影响,孩子的孩子思维更开阔,不再拘泥于标准答案,崇尚个性,“与众不同”不会被排斥,反而会受到欢迎。
3. 现在的孩子更大胆。即便是不会做的题目,他们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填满,在这些孩子看来,总比空着要强。
1. 分清生活和学习,告诉孩子,考试不是脑筋急转弯,要严肃对待,不要把生活中的“幽默”带到考试中去,那样会害了自己。
2. 发掘孩子的爱好,培养特长,让孩子在学习之外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自由发挥,取得课堂外的好成绩。
3. 生活中合理引导,不必拘泥于形式。面对同一个问题,鼓励孩子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多给孩子实践和探索的机会,允许试错。
糖果妈妈寄语
每一个大人都是从儿童阶段成长而来的,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父母要在规则和底线之上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去更多地发挥他们的天赋。
乖巧的孩子和捣蛋的孩子,并不是成功与否的分界线,关键看他掌握了多少,发挥了多少,能为自己和社会创造多少价值。
而规则意识是第一位的,规则就是规则,考试是检验一个人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要正视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迎头赶上!
今日话题:
你家孩子有胡乱答题的时候吗?你是如何教育他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