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市府东路
人物:董玲
宿迁网讯“‘西施’,给我来6个豆腐卷,再来一碗豆腐脑。”清晨,在市区市府东路北步行街内,一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早点店,挤满了人。而大家口中的“西施”就是早点店老板董玲。
今年48岁的董玲,凭借着自己做豆腐卷的手艺,收获了一大批“粉丝”。“我们家豆腐卷的特点在于豆腐。”董玲自豪地说,相比现代工艺,自己坚持用传统方法制作豆腐,虽费时费力,但吃起来鲜嫩可口。
正所谓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15岁的时候,董玲就开始做起了豆腐。董玲说,那时候自己年纪小,每天把做好的豆腐绑在自行车上,骑着自行车到各个村里卖,但生意并不是很好。
2003年,董玲打工返回宿迁,在一家早点店吃豆腐脑时,她灵光一闪:我也可以开店卖豆腐脑!董玲说,那时她发现宿迁很少有用传统手艺做豆腐的,这或许就是一个商机。
董玲揣着自己的全部家当1200元,在宿迁选址、装修,准备开业。“当时又兴奋,又忐忑。”董玲说,她有预感,这是她难得的机会,但能不能抓住,她也没有把握。
开业的第一天,现实就给董玲泼了一盆冷水。“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的收益是32块钱,连本钱都没有赚回来。”董玲说,那天她嚎啕大哭,不知道自己的路到底在哪里,但她决定再坚持一下。
为了节省成本,她尝试去附近的井里挑水,但发现井水会影响豆腐口感,只好就此作罢;为了口碑,她坚持每天给附近的居民提供“外卖服务”。渐渐地,董玲的早点店有了人气,豆腐卷、豆腐脑、豆汁,也慢慢成为店里的特色。
别看只是一块小小的豆腐,也是需要不断琢磨和实践才能做到极致的。“点卤是做豆腐的重要一环,点卤的原料是生石膏,石膏的放入量一定要把握好,做出来的豆腐才会口感嫩滑。”董玲说,刚开始自己做出来的豆腐不太好吃,但她不气馁,边琢磨,边动手,不断地积累经验,才做出香味十足的豆腐。
18年来,董玲每天凌晨3点就起来忙活,引炉子、淘豆子、锅煮、点卤,一块块豆腐成了型。同时和面,准备葱、姜等调料,包豆腐卷,确保6点准时迎接顾客。
“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董玲说,自己还想再做几年,等自己体力跟不上了,就把这店面传给自己的儿子,让这老豆腐的传统手艺一直传下去。(朱婉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