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各种配套教辅发下来,乖乖,那么多!!!学生一个书包已经放不下了,我甚至看见一个学生拖着装满书的拉杆箱上下学了。有的学科还配了两本教辅,说好的一教一辅呢?
图片来自网络
价格统计出来了,吓了一大跳。九年级教辅资料费竟然超过了600元。
记得前几年,每个学期教辅资料费超不过200元的啊,就是九年级毕业班也就200多点。
多少年来,学校科目没有增加多少,怎么教辅资料的品种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高呀?
细数了下,这些配套而来的教辅资料除了各科基础训练、能力测试之外,竟然还有一些知识读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劳动读本、法治教育读本、毒品预防读本、生态文明知识读本、美丽阅读、硬笔书法等等,这里只是列举了一部分,想要全部了解,回家翻翻孩子的书包。
学生们给这些所谓的知识读本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废”教材!!!
首先这些读本价格高,费钱。这些知识读本虽然页数不多,但价格较高。统计如下:
劳动读本18元、法治教育读本16.8元、毒品预防读本16元、生态文明知识读本16元、美丽阅读15元、硬笔书法20元。总计一百多多元。
其次这些读本利用率极低。读本中除了劳动教育规定一周一课时外,其他的一学期两课时,有的甚至没有规定。在实际教学中,像劳动教育有强制规定的都没落到实处,更别说那些没有课时规定的读本了。况且,这些读本中的内容已经完美地融合在教材当中了。也就是说这些学生花钱买来的读本在学校利用率非常非常低,有的读本一学期都没有使用一次,甚至有的读本学生刚刚拿到手就扔进了垃圾桶(这恐怕是出版发行这些读本的人万万没想到的吧?)。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把它们称为“废教材”,名副其实吧?
让学生在年轻的学习的年纪多学一点知识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没错的!但学生是否阅读过这些知识读本就能不犯错误、心理就能健康呢?远的不说,就看看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报道出来的一些学生事件吧。
关于各种知识读本进校园,我记得数年前看过一份文件,里面有明确规定的,大概意思是学生没有必要人手一本,学校图书馆(室)存放几本供学生借阅,购书费用由学校支出。可惜现在没法找到这份文件,也不知道现在教育部门对进入学校的各种知识读本有什么新的规定,只是偶尔看到某些地方的规定。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南昌市教育局2019年发布的一则通知。从附件看,禁毒知识读本进校园应该是免费的。因为按照惯例,能从学校学生身上收取的费用,很少能够得以减免的。
图片来自网络
到底哪些知识读本能够进校园?进校园的知识读本要不要免费?哪些部门负责这些事?
我们能够得到明确的说法吗???那些整日为生计发愁的孩子们能够得到明确说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