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地生试卷及答案陕西

地生试卷及答案陕西

更新时间:2025-03-23 23:15:54

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

新的一年,勇往直前,继续奋斗。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为此,学校准备开展以“新年启新程,追梦向未来”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

【追光逐梦】

下面是第一次活动的片首语,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我们怀揣着热忱的心,踏上追梦的征途,向着未来①chì热的光芒进发。沿途,我们铭记着恩师的教②huì,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以倔强的姿态屹立不倒。在追梦的路上,我们不断前行,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坚持铸就辉煌,相信终有一日,能抵达心中的那片星辰大海,让梦想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1、片首语中有两个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助注音。(2分)

(1)热忱( ) (2)倔强( )

2、整理片首语过程中,某同学有几个字不会写,请你根据拼音加以补充。(2分)

①chì______ ②huì______

【勇担使命】

3、下面是第二次活动的解说词,请补充完成。

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这是历代优秀中华儿女的本色。(1)我们在李商隐《无题》“______,______”中感受无私奉献和执着无悔;(2)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3)在国家危急之时,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高度肯定了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的爱国行为:“______,______”;(4)“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______;______”(《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人对祖国深情的热爱,激励了一代代青少年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11分)

【生命觉醒】

下面是第三次活动中的一段介绍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今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一骑绝尘,截至2月21日,总票房已超125亿元。②这部电影不仅点燃了国内观众的热情,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持续热点话题。③《哪吒2》的成功源于对传统文化的______(A.尊敬B.尊重)与发掘,______(A.赋予B.给予)哪吒新的解读与美学表达。④聚焦于“闹海”这一经典情节,哪吒不再是单纯反抗父权的叛逆者,而是试图打破偏见、活出自我的觉醒者。⑤哪吒以魔童之躯搅动的不再是东海之水,而是整个时代的文化浪潮,我们看到的______是国漫技术的崛起,______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觉醒。

4、请找出第②句的主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5、同学们反复推敲词语使用的准确性,请为第③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序号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第⑤句横线处需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名著导航】

7、下面是第四次活动的名著阅读时间,请按要求完成任务。(3分)

班级举行“无奋斗,不青春”的主题演讲活动,请你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名著的具体内容及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

【材料一】

①春节前后,全球科技创新的顶流当属DeepSeek。

②依靠独特技术路线,我国初创企业开发的这款人工智能大模型性能强大,训练成本却不高。DeepSeek就如同从小路驶出的一台高性能平价跑车,一举冲到行业第一梯队。外媒感慨,这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场地震”“一座里程碑”。

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横空出世的国产大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创新模式、路径的生动样本。

④DeepSeek之所以让人震撼,在于其打破了人们对创新路径的刻板印象。据创始人梁文锋介绍,团队主要由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没毕业的博士生组成。过硬的创新成果表明,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顶尖人才成长的沃土、原创性创新的策源地。

⑤顶尖创新成果,离不开顶尖人才的灵光乍现,但日常生活和普通劳动者的力量和智慧不容忽视。以人工智能为例,没有千千万万名数据标注员的精准“投喂”,国产大模型就不可能如此“聪明”。DeepSeek之所以成功,很重要一个原因也是坚持了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将各方面智慧汇聚起来。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实际生产生活、是更广泛的参与和投入,在这方面,中国拥有独特优势。

⑥完整的产业链条、丰富的使用场景、广阔的市场空间、扎实的人才储备,能够形成从技术到应用,再从应用反哺技术创新的完整闭环。用好这个优势,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必将不断结出硕果。

⑦还要看到,原创性创新,离不开对个体兴趣的尊重与激发。梁文锋曾表示:“我们选人的标准,一直都是热爱和好奇心……很多人对研究的渴望,远超对钱的在意。”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小学时代读到《科学家谈21世纪》,让他对未来产生了美好憧憬;大疆创始人汪滔,自幼对航模拥有浓厚兴趣。这些例子并不是说物质激励不重要,而是有了兴趣、热爱、好奇的助燃,才能更好激发对创新创造的极致追求和持久热情。

⑧今天,新一代年轻人有了更多机会,能将自己的兴趣、热爱与事业结合在一起,创设更好的环境氛围,守护好这份热爱、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相信能够点亮更灿烂的创新火花。

(摘编自《从DeepSeek看中国创新》,2025-02-06《人民日报》)

【材料二】

①从横空出世引发西方毁誉冰火两重天,到面对网络攻击九州同袍共筑数字长城,这个春节假期,由深度探索(DeepSeek)所带来的震撼与惊喜,像新春的焰火般耀眼。在逆全球化浪潮涌动、科技博弈日趋白热化的今天,DeepSeek的这场突围给我们很多启示。

②无论DeepSeek未来成就几何,但其已有力地破除了三个困扰国人的迷思:其一,技术创新不是一定要沿着西方国家的轨迹亦步亦趋,后发者亦可定义技术框架;其二,不是所有创新人才都必须在西方教育和创新体系下才能完成“羽化”,中国本土人才在实践中的成长更有价值;其三,博大的东方文明迭代衍生的创新文化从未过时——前路未明时“不主故常”的执着探索,面对危机时“众志成城”的并肩作战,一朝破局时“天下大同”的开源共享,这些恰恰是今天凝聚前沿创新伟力的精髓。

(摘编自《DeepSeek突围启示:以创新自信叩响科技强国之门》,2025-02-06《科技日报》)

【材料三】

①打开DeepSeek,在对话框中输入“规划一次西安五日深度游,涵盖历史遗迹、特色美食与民俗体验等”,按下生成键,很快,一份详尽的西安旅行规划便呈现在眼前。

②这份规划不仅涵盖了每日的行程安排,还对各个景点的最佳游览时间、交通方式以及周边的特色美食进行了细致的标注。记者注意到,规划中还贴心地考虑到了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情况,为合理安排行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③在关于西安文旅的帖子下,一位名叫“陶陶”的网友表示:“以前做旅行攻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各个网站和论坛上搜集信息,然后自己整理和规划,过程非常烦琐。但DeepSeek让这一切变得简单高效,几分钟就能生成一份完美的行程规划。”

(《当DeepSeek邂逅西安文旅 让AI生成出游计划靠谱吗?》,2025-02-08《三秦都市报》)

8、从DeepSeek看,中国创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根据【材料一】概括。(3分)

9、DeepSeek破除的中国人的迷思有哪些?请根据【材料二】概括。(3分)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DeepSeek团队全部由国内高校毕业生和没毕业的博士生组成,由此可见中国创新能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B. DeepSeek能够成功,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坚持了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将各方面智慧汇聚起来。

C. 很多例子都表明物质激励并不重要,有了兴趣、热爱、好奇的助燃,才能更好激发对创新创造的极致追求和持久热情。

D. DeepSeek让旅游变得简单高效,几分钟就能生成一份完美的行程规划。所以说以后旅游不需做攻略了,完全由AI生成出游计划即可。

(二)(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歌声响起 吴万夫

①列车呼啸着向前奔驰。

②我对面坐着母子俩。母亲三十来岁,皮肤微黑;小男孩八九岁,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为了打发旅途的时光,我掏出随身携带的一本《契诃夫小说集》,埋头默默地读起来。或许是契诃夫的小说太精彩,那个下午,我一直沉浸在契诃夫为我营造的故事氛围中,没和任何人说一句话。这时,我发现坐在对面的那个小男孩,总是用一双疑惑的大眼睛看着我。我对那小男孩友好地笑一下。小男孩发现我在看他,拘谨地低下了头。

③当我又一次拿起《契诃夫小说集》时,对面的小男孩俯在年轻母亲的耳边,“小声”问道:“妈妈,对面的叔叔不会是个哑巴吧?整个下午一句话都没说。”

④年轻母亲赶紧用肩膀碰了小男孩一下,严肃地说:“孩子,别瞎说,这样对叔叔不礼貌!”我瞧了瞧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竟鬼使神差地对他说:“叔叔会说话,叔叔是一个身患癌症的人。这种病很厉害,一旦得上……叔叔并不是不想说话,叔叔只是想利用这剩下的时间多看点书……”对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说有关生死的话题,是不是未免有些残酷?但说出的话犹如泼出的水,想收已收不回了。因为我嗓门太大,邻座的旅客纷纷向我投来探询的目光。

⑤“你现在要到哪?是去大城市治病吗?还是……”有人警觉地问。

⑥“都不是,我是想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好好领略一下祖国的自然风光……”我饱含深情地说。

⑦“先生,对不起,孩子不是有意的……”对面的年轻母亲不住地对我赔礼道歉,并让她的孩子剥了一根香蕉递给我。

⑧这时我还瞅见,在人行过道那边的座位上,有一位残疾人,正用一种怜惜而温暖的目光注视着我。这位残疾人,身材颀长,脸庞清癯,他的两条胳膊只有短短的一截。他虽然失去了双臂,但穿着讲究得体。在他的上衣口袋里,还装着一把铮亮的口琴。我有意多瞄了这位残疾人几眼,总觉得在哪见过他,但又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

⑨我正思忖间,这位残疾人竟然起身来到我跟前,轻声对我说:“人的一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往往打倒自己的,不是苦难,而是自己。”这位残疾人俯身埋头,用嘴将上衣兜里的那把口琴叼出来,用两只残臂夹着,说道:“小伙子,遇到就是缘分。我帮不上你什么忙,就吹奏几支曲子送给你吧。”

⑩这位残疾人端着口琴清嗓子之际,有人低声报出他的身份:“费一鸣老师,口琴吹奏家,我在电视上见过他!”

⑪经人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原来这位残疾人就是H市大名鼎鼎的口琴吹奏家费一鸣先生。费一鸣先生的经历,我最早在媒体上关注过。费一鸣先生九岁那年,不幸被电击中,导致双臂截肢。身残志坚的费一鸣先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代口琴吹奏大家。他的励志故事影响了千万人。只是万万没想到,我竟然以这种方式邂逅费一鸣先生,而且他还要亲自给我表演口琴吹奏!那一瞬间,我在感动之余,又十分惭愧地叫了一声:“费老师……”

⑫费一鸣先生没有与我客套,他正正身子,将口琴送至嘴边,开始为我吹奏一支又一支曲子。《十五的月亮》《世上只有妈妈好》《好人一生平安》……他吹奏得是那么全神贯注,满车厢的人都屏声敛气,没有一个人说话。吹到动情处,他的身子还随着节律晃动着,优美的音符如清澈的溪流,在每个人心间静静地流淌……

⑬口琴声伴着我到达了我要去的城市,满车厢的人都站起来为我送行。人们主动为我让道,有人还特意帮我把行李拎下车厢。列车上,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孙悦的那支早已红遍大江南北的曲子——《祝你平安》。“……祝你平安/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祝你平安/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

⑭歌声在口琴的伴奏下,一直飘荡了很远。

⑮我伫立在站台,早已泪流满面。

(选自《青年博览》2024年第20期,有删改)

11、本文以______为线索,叙写了“我”与陌生男孩及同行路人偶然相遇、交流沟通,口琴吹奏家为“我”吹奏口琴,______的经历。(2分)

12、请结合语境,完成下面小题。(4分)

(1)这时我还瞅见,在人行过道那边的座位上,有一位残疾人,正用一种怜惜而温暖的目光注视着我。(“怜惜而温暖”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吹到动情处,他的身子还随着节律晃动着,优美的音符如清澈的溪流,在每个人心间静静地流淌……(请结合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①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②贬夷陵令。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司谏:官名,掌讽喻规谏。②坐:犯……罪。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修首在选中( ) (2)咨所宜行( )

(3)数为帝分别言之( ) (4)帝独奖其敢言( )

17、下列句子中加点“以”与“范仲淹以言事贬”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B.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四)(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0-21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词自产生以来,以晏殊、柳永等人为代表,风格多婉约,而苏轼却另拓词风。请补全对话,了解苏词特点。(2分)

友人:苏君,近日读到《江城子·密州出猎》,风格与以往之词大为迥异呀!

苏轼:呵呵。数日前我猎于郊外,得此词,令东州壮士齐声歌之,颇壮观也!

友人:先前,词多婉约,而此词具有①______的特点。其中“②______”一句中,君自比孙权,语气甚“狂”啊!

21、小秦在朗读“老夫聊发少年狂”时,不知道应该重读哪个字或哪组词,请给他提出建议,并阐述理由。(2分)

三、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青春成长的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它们是我们青春的见证,是我们成长的印迹。也许在其中就有自己心中最好的作品,但也许最好的作品还在追寻的路上。

以“最好的作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③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