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姐姐课堂
第307期
书包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好伙伴,也是专属于孩子的独立空间,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书包。养成良好的书包整理习惯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物品收纳方法,成为一个有条理、注重生活细节的人,同时还能帮助孩子发挥劳动主体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在“我的书包我做主”家庭活动中,家长将与孩子共同完成一次书包整理的任务。孩子将在此过程中学会有序摆放个人物品,并通过“打卡”养成良好的书包整理习惯。在规划物品摆放的过程中,孩子的统筹能力将会得到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也将得到一定发展。
一、我是小小书包设计师
首先,家长和孩子需要设计好书包的空间利用方式,比如书放在哪里,试卷放在哪里,作业本放在哪里,笔袋、文具盒放在哪里。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对书包收纳空间的设计。
在孩子完成对书包收纳空间的设计之后,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讨论,看看现在的设计方案还有没有可改进之处。
例如,大本子与小本子是否要放在不同的地方、纸巾等小物件应该放在何处,现有方案是否理利用了书包的储存空间……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书包本身的分层设计是否合理等。
二、收拾书包我能行
家长与孩子根据第二天的上课内容,确定需要放进书包的书本、文具,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比如明天要上哪些课、这些课程需要哪些书、需要带哪些类型的笔。有哪些小物件(如水杯、红领巾)是每天都需要携带的等。
然后,让孩子自己找出相应的学习用具,并依据刚才的设计方案,将学习用具按一定的顺序放进书包。
在孩子完成书包收纳后,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再次检查书包中的物品是否齐全,并讨论收纳的过程能否优化。例如,书本如何摆放更有条理性(能否按照厚薄、大小的顺序进行摆放),试卷等是否要放进文件夹内以防止褶皱公…此外,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商议物品收纳的顺序,比如先放书籍,再放本子、文具,从而使收纳过程更有条理性,提高效率,并防止漏收。
三、日常打卡
今天我独自收拾书包了吗?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想要养成良好的独立收拾书包的习惯,需要孩子的坚持。现在,孩子已经完成了第一天的收纳任务,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坚持每天都自己收拾书包吧!
原标题:《安姐姐课堂|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2.我的书包我做主》
阅读原文
来源:广安妇联温馨家园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