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学教资科目一真题及答案: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陶老师在多年教学中体会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要靠教师的运用,陶老师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①教师是教材的复制者
②教师是教材的创造者
③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教材
④教师要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转变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②③④
2.某地对外展示了三所中学的3节化学课。3位教师都是上的“化学式和化合价”,听课老师发现3节课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讨论题,一样的教学过程。事后发现教研员事前组织3位教师集体备课了。这表明3位教师( )。
A.未做到积极探索教学艺术
B.做到了教学效果的一致性
C.做到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D.未做到专业发展的同伴合作
【答案】A.未做到积极探索教学艺术
3.在课堂提问时,李老师尽量保证让学习基础学生的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表明李老师注重学生的( )。
A.学生的互补性
B.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C.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D.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C差异性
4.王某因没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午饭期间,李老师留他在教室里完成作业,没有让他去吃饭。( )。
A.正确,教师应该教育惩戒
B.暂无
C.不正确,教师不应变相体罚学生
D.不正确
【答案】C不正确,教师不应该变相体罚学生
5.初中生王某没有按时完成李老师布置的作业,午饭时间,李老师让王某在教室写作业,不准迟到,下列王某的做法( )。
A.正确,帮学生改掉不良习惯
B.正确,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教师不能变相体罚学生
D.不正确,教师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答案】C
6.陈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他应该向有关部门提出,应该是( )。
A.申诉
B.复议
C.仲裁
D.行政
【答案】A.申诉
7.陈某在上学期间跳出校门逃出学校,班主任发现后立即与家长进行了联系。但是在回外出的路上,被电动自行车撞倒,这个负主要责任的是哪个?( )。
A.学校
B.王某
C.班主任,因为他没有及时通知
D.电动自行车主
【答案】D.电动自行车主
8.某乡镇中学以向学生变相推销商品的方式谋取利益被通报批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该对学校予以通报批评的机构应为( )。
A.县人民政府
B.市人民政府行政部门
C.县级工商管理
D.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
【答案】D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
9.小康旷课、逃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可采取的教育措施不包括( )。
A.校内服务
B.特定专题教育
C.社会服务
D.遵守特定行为规范
【答案】C.社会服务
【解析】社会服务不属于学校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可采取的直接教育措施,需由法定程序授权实施。
10.王某课堂上玩手机,李老师发现并收缴手机,并且宣读了手机上王某向女同学表白的短信,又公开斥责“这不是在耍流氓吗?”课后王某要求李老师归还手机,李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李老师的做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侵犯隐私权
B.侵犯荣誉权
C.侵犯财产权
D.侵犯名誉权
【答案】B.李某侵犯王某荣誉权
11.高中生赵某在暑假期间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依据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他不应该去的地方应该是( )。
A.网吧
B.博物馆
C.科技馆
D.敬老院
【答案】A.网吧
12.根据我国宪法。我国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
【答案】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
13.小梅拿错了笔,邓老师没有调查,在开班会的时候点名批评晓梅,“想的真想不到我们班上出了贼”。该做法与邓老师违背师德相符的是( )。
A.师严,然后道尊
B.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C.其身正,不令而行
D.考爱而信,可以为师
【答案】B.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14.新老师马老师教学有困难,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肖老师,肖老师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让马老师完全按照自己提供的教学设计完成教育教学
B.充分信任马老师让其独自积极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C.推门听课并当场批评马老师教学经验不足
D.和马老师商讨教学环节,并确定教学方案
【答案】D
15.上课铃声响了以后,两名学生推搡着进教室,将教室里的展览品推到地上损坏,小刚指责小华说“刚刚是你推我的”,老师说你们两个上课迟到了,到后面罚站。这体现的老师是( )。
①教育公平公正性②教育公开③教育惩戒……④教育惩戒……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16.学校发现王老师教育教学方法陈旧,鼓励王老师外出学习,王老师说“年纪大了,不想去”。王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 )。
A.境界冲突
B.立场程度
C.香恶冲突
D.义利冲突
【答案】A.境界冲突
17.《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作者是谁?( )。。
A.布鲁诺
B.伽利略
C.开普勒
D.伽摩多
【答案】B
【解析】《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撰写的天文学著作,该书用对话形式论证了哥白尼“日心说”的科学性。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有开普勒定律等成就;选项A内容缺失;伽摩多与本题无关。所以答案是B.伽利略。
18.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发明的科学仪器“傅科摆”,它是由一根长细钢丝和悬挂在其末端的重球构成,摆的下方安放着方向盘,它的作用是( )。
A.显示潮汐的变化
B.解释摆的等时性
C.证实地球自转
D.测量引力常数
【答案】C证实地球自转
19.良渚文化那个代表性的遗物是什么?( )。。
A.白陶
B.红陶
C.黑陶
D.彩陶
【答案】C.黑陶
【解析】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其代表性遗物是黑陶和玉器。白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等有发现;红陶较为常见,不是良渚文化典型代表;彩陶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所以答案是C.黑陶。
20.在下列选项下列历史事件中标标志中共合作形成的是( )。
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
D.中国共国民党第四次代表
【答案】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解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为实现国共合作奠定基础;选项D表述不完整。所以答案是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21.唐代是中国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峰,大诗人众多,风格各异流派纷呈。下列选项中,同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
A.陈子昂王昌龄
B.贺知章刘禹锡
C.孟浩然韦应物
D.白居易李商隐
【答案】C孟浩然韦应物
22.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激励了无数人这句话出自哪部小说及其作者?( )。
A.《白鲸》-梅尔维尔
B.《老人与海》海明威
C.《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D.《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尔德
【答案】B海明威《老人与海》
【解析】“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名言。《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与该名言无关。所以答案是C.海明威《老人与海》。
23.炎帝和黄帝打的一场战争,那场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这场战争应该是哪个战争?( )。
A.阪泉之战
B.长平之战
C.牧野之战
D.暂无
【答案】A
【解析】阪泉之战是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战后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民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牧野之战是周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所以答案是A.阪泉之战。
24.启功是当代中国书画家,文学史家,书风于端庄静穆中寓劲健飘逸。下列作品中符合启功书法风格的是( )【选项为图片,暂无】
【答案】
25.贝多芬的英雄是第几交响曲?( )。。
A.第三交响曲
B.第五交响曲
C.第六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答案】A.第三交响曲
【解析】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也被称为《英雄交响曲》,原本是贝多芬为拿破仑所作,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愤而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第五交响曲是《命运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是《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是《合唱交响曲》,加入了合唱部分。所以答案是A.第三交响曲。
26.在word文档中设置页码时,不能( )。
A.在页眉中插页码
B.调页码对齐方式
C.在已分节文档中修改页预字体字号
在未分节支档中插入不同数字类型页码
【答案】C在已分节的文档中修改页码的字体、字号格式
27.图表题
【答案】A班级1的平均分比班级2的低,这是由两个班级的所有学生的分数共同决定的
28.与“音乐一舞蹈"逻辑相同的是( )。
A.产品一商品
B.正数一负数
C.母亲-女性
D.体操一体育
【答案】B正数和负数
29.与“如果天气恶劣,就推迟举办运动会"意思相近的是( )。
A.如果举办运动会,说明天气良好
B.如果不举办运动会,说明天气恶劣
C.如果天气恶劣,就不举办运动会
D.即使天气恶劣,也要举办运动会
【答案】A如果举办运动会,说明天气良好
二、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程老师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她发现学生经常习惯性从课本里找标准答案,程老师要求同学们自行探究实验…
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程老师的行为。
31.材料:宋老师成为初一二班的班主任,李家是问题学生,宋老师翻阅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对李豪多次进行谈话在家长会上表扬李豪,在其他老师面前多次对李豪进行赞赏,李豪最终变成了一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宋老师的行为。
【答案】
材料中宋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1.体现了关爱学生的相关要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尊严,平等公正的对待全体学生。材料中,宋老师面对李豪这个问题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主动想办法帮学生成长,进步,做到了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2.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要遵循素质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中,宋老师根据李豪的情况查阅相关案例,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手段(谈话,表扬等)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
3.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相关要求,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宋老师面对学生情况还能认真翻阅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案例,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更有效的方式教育学生,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综上所述:宋老师的行为充分体现了…
32.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吴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图腾,改信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并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义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炎黄为祖宗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奴、鲜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正如德国思想家谢林所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只有两个:龙和黄帝。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卦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晒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从文章来看,中国古代神话以哪些主要对象来塑造神话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简要概括
2、为什么说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三、写作题
33.材料一:
一般来说,桃子适合在海拔500米以下种植,而一位农民“土专家”却在海拔600米的荒山里试种出优质脆桃,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材料二:
数十年前,有一家人赶着牛车,一头扎进库布其沙漠,开始治沙造林。遭遇无数挫折和失败和冷嘲热讽,他们没有低头,默默耕耘,一次栽不活,下次接着栽。一棵、两棵、三棵……树终成了林。一家人种活了近千亩树苗。
【作文审题】
以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勇于挑战,突破极限”。
【作文立意参考】
逆环境而行、突破限制、打破常规、大胆尝试创新的智慧。
直面挫折逆境、坚持不懈、顽强的信念与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