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高校一位老师因在考试前夕给学生发的期末复习资料与考试内容存在部分重复而被认定为“重大教学事故”。
大学生都知道,老师考前划重点、给题库是很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可是因为有学生在考试中夹带了小抄而被学校教务处当场查获,而这小抄的内容就含有老师发的复习资料,于是被戴上了“泄题”的帽子,并被定为“重大教学事故”。
更值得注意的是,试卷命题人并不是该老师!于是该老师决定提起复审。
好在,最后经过调查,教务处认定该老师无过错,撤销处罚,否则他将面临三年内无法晋升职称,以及扣发基本工资的严重后果。
正因为担心类似情况发生,很多大学生吐槽现在教师都很少划重点了,即使给了也非常谨慎。因为一旦画的重点与考题重合,就有可能出现学生举报教师的情况,谁都不想冒着被处分的风险。
不单是划重点容易被认定为教学事故,就连随意调课、上课无教案等情况都会被认定“教学事故”。
而一旦被确定为教学事故了,那最起码与当年的绩效、评优、职称评定等基本无缘了。
比如,2018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未带纸质教案的5名教师按“一般教学事故”进行公开处理。
还有高校老师曝出自己学校如果上课的视频播放时间超过8分钟也会被认定为教学事故。
上面的教学事故结果是:学院年终考核只能合格,全院的年终绩效扣除20%。出事的老师当年没有绩效,且评职称几乎无望。
有的老师比较幸运,能够通过申诉而被撤销处罚。而有的老师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比如前段时间的南方医科大学教师俞莉因抢救患儿导致上课迟到而遭处罚一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救人导致上课迟到29分钟,被认定为教学差错,扣发5月奖金,全院通报,并取消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如此不合情理的通报致使南方医科大学深陷舆论的漩涡之中。
由此可见,部分高校对教学事故的处理严苛程度。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