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想找老师要试卷该怎么说理由

想找老师要试卷该怎么说理由

更新时间:2025-03-15 19:29:02

教育局组织的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刚结束,家长群里就议论开了,大多要求小胖老师公布成绩。是啊,家长有权知道孩子的考试成绩,但校长三申五令:不得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啊!小胖老师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铁的规定,一边是家突然冒出的各种远房亲戚。

家长心切

中考是我国教育对人才分流的第一个分水岭,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模拟考试分数自然成了关注的焦点,但绝大多数家长对相关规定表示不能理解。小胖老师大致梳理了一下他们的观点和质疑:

1、农村学生苦读九年、家长辛苦培养孩子九年,只想孩子有出息不再扛锄把,结果考试成绩及孩子属于什么水平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茫然不知。

2、不公布排名,孩子失去竞争感、压力感、挫折感,毕业后要面对高中或者步入社会的竞争,孩子心理能承受能应付吗?

3、即使上高中,高考是拦路虎,还是以分数定成败,基础教育却不公布成绩,农村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搬砖的命运,我们只求分数。

4、以往的教育方式不都是考完试就公布成绩及排名吗?现在怎么说不公布就不公布了?

湖北高考

班主任的无奈

小胖老师静静的看着教务处发来的全班成绩,不知道如何与群里争论不休的家长们解释清楚,只简短的发了条消息:应上级文件规定以及学校要求,全班成绩不予公布也不予排名,请家长们谅解石老师也担心问责!确需要知道自己孩子成绩的,请私聊我,我会单独发你孩子的成绩给你。

接下来就是繁忙的输入单个同学成绩发给其家长(哪个家长想看就发他孩子的成绩给他),一两天反复如此,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也只有临近中考的最后一次模拟悄悄的这么做,其他时候一律守口如瓶。我真不知道这样做的话会不会被视为违规。这两年风气这样子,被家长举报的还真不少,行事得格外小心。

快乐的童年

“唯分数论”的误区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着急孩子的学习情况是情理之中,何况高中、大学还是属于应试教育,“唯分数论”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确是个误区,家长不能只看分数来定性孩子的优劣。

在很早以前就有一个成语叫“高分低能”,各种跳级的天才少年最终毁掉终生的案例数不胜数,在教育界甚至直接体现在某些学校。例如:全区最棒的小学,初中老师不喜欢这学校来的学生;全区最牛的初中学校,高中老师不喜欢这些学生。因为这些特牛的初、小学校培养的学生都是靠高强度压迫出来的,一旦进入高一级学校就会变得非常不适应,尤其是上了高中以后成绩普遍下滑,他们大多习惯了被动学习,欠缺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欠缺深层次的思考能力。

举一个冷笑话:某小学毕业考试全区再次第一,然而批改语文试卷的老师怀疑是该校集体作弊,理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作文一模一样。经过调查取证,并没有发现作弊现象,也没有漏题。后来问该校考试的学生才知道,考试前一两周,该校的语文老师猜了几个作文题目,精选出几篇优秀作文要求学生去背,结果还真被他猜中了,于是就有作文雷同的情况发生!

小胖老师只能默默的鼓掌:“不愧是名校老师,作文都猜对了!”如果你是初中语文老师,你会喜欢这种学生吗?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接受自己的孩子连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吗?

减负宣传插图,源于全网

取消成绩的排名,是大利

很多网友只会想到:取消成绩公布和排名是在保护那些“玻璃心”学生。殊不知这只是其中一个小点而已,这里面大有文章。

国家在推行全面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在农村初中的小胖老师深有体会。我们要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教育,于是就会出现学生学习层次严重参差不齐的现象,且差距还非常大。

若按照分数定论,大致可以这样描绘一个班级的结构:学习成绩优异的在3人以内,中上的不到5人,中等的不到5人,自小学基础就很差的大部分,自小学就逃课厌学的6—10人,医学鉴定智商低随班就读的1人左右,还有既不能去特校又不能来正常学校需要送教的也有。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成绩排名有何意义?后果就是:成绩好的没有压力慢慢麻痹,成绩差的读书无望而厌学辍学,早早步入社会。

减负宣传插图,源于全网

城市里的教育或许大不相同,但是竞争过于激烈也会导致学生厌倦和自暴自弃。前十的学生,不仅要超越前面的,同时生怕被后面赶超,压力可想非同一般。家长也在暗地比拼,将孩子变成完全的“分数机器”,课外练习堆积如山,补课班、培训班呼拥而来,从而忽略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连身体素质都可以放弃。成绩一直靠后的,连连考试不理想,然后挨家长责备,厌学叛逆思想越来越严重,直至难于管束走向歧途。

因此,取消成绩公布以及排名,腾出时间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是有现实意义的,减低孩子的负担,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国家层面:更利于保学控辍、推进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乃大利。

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这是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

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的“天才”,被大学劝退的屡见不鲜,少一些魏永康的悲剧再次重演。

小胖老师曾接到一位老友打来的咨询电话,他咨询一位刚毕业的女生参加教师岗位考试的事情,这女生笔试第一名、面试第一名,问为什么还要体检?小胖老师反问了老友一句:“假设你是老板,你愿意招一个考试面试第一但是一身是病的,还是选择另一个成绩一般身体健康的?”老友秒懂。

因此,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孩子们最后较量的往往是综合素质。

2020年的中考,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其中体育考试分被正式纳入中考总分,足见教育部对孩子们身体素质的重视。

什么是综合素质

虽然综合素质没有固定的概念或者定义,是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推进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就职等都各不相同,大体可以这样理解:

综合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态方面以及内部涵养方面比较稳定特点的总称。大体可以归纳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专业素养等等。

职场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深意: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开发智力的游戏应该鼓励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小胖老师认为,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决不是唯一,做到以下几点很重要。

一、转变思想,学会多方面评价孩子

淡化“唯分数论”思想。小胖老师所指的并不是让大家完全不关心孩子的文化成绩,而是不要只强调文化成绩,而忽略对孩子其他方面的评价,例如:文明礼貌、独立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二、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尊敬师长,锻炼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从细微事情去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都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去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最好的。切忌隔代教育。

三、长假旅行,带孩子体验世界的新奇,激起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锻炼孩子在陌生环境的应变能力。同时还能增进家庭的和谐。

四、培养孩子一两种健康的兴趣爱好。当然不能将父母的爱好强加于孩子身上,那样会变成孩子新的负担。有特长的孩子会更自信,知识会忘记,但兴趣会陪伴一生。

小胖老师对家里的大宝曾经做个兴趣培养,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感觉孩子都是在应付我而做的。后来回想孩子从1岁开始就喜欢堆积木、做拼图等益智类游戏,现在11岁了就教他下棋,棋艺已经快青出于蓝了。而篮、足球呢?其实也并不荒废,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启蒙,读初中后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和他一起玩,且会伴随他一生。

孩子学下棋有助于思维的开发

小胖老师的结语

“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的规定是有现实意义的,“唯分数论”会让孩子成为只会读书的机器,甚至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让各种培训机构乱象横生。孩子的成长,教材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高分低能的人才,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很难立足。

小胖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愿意听众家观点,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一起评教育那点事儿。谢谢您的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