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高中三年做过的试卷和书本不一样

高中三年做过的试卷和书本不一样

更新时间:2025-03-14 22:33:49

开学第三周,高一年级组织了第一次数学统一的测试,成绩出来后,不少孩子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家长主动联系我,觉得孩子数学成绩相比于初中的“次接近满分”,差了太多,孩子的排名也由班级甚至年级前几名,退步到了年级中等或者班级倒着数,家长很失望,很痛苦,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重点高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案例,孩子小学、初中一直领先,到了高中之后,家长依然期望极高,孩子考不好,就觉得孩子没努力,于是否定,批评。

实际情况是,囿于学业难度,即便是学生全力以赴,也不可能达到家长设定的目标。

因此,考试一次家长就否定一次,打击一次,否定和打击的次数多了,孩子会觉得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长,为家长的虚荣,为家长的面子,学习是为了圆家长的“清北梦”,是为了满足家长的“985”“211”情结。

同时,因为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家长的期望,都不可能让家长满意,于是他们干脆就不努力了。

1

高考资讯

首先,初高中学习的诸多不同。

初中和高中阶段,存在哪些不同呢?

差异一:知识量变大

总体来说,初升高知识跨度非常大。有些科目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高中的每一本书里都有高考的重要考点。

比如: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上升到3500词 500短语。

所以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差异二:考察内容更全面

高中知识量大。高一和初一完全不同:初一学的知识更多是实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比如有理数、线段与角等内容,在中考中并不直接考查。高中就不同了,高一学的知识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

差异三: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教师常常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方法,反复讲解,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以具体辅导。

进入高中后,教师上课更注重分析,减少了反复讲解的比例,许多问题要求学生开始学会独立思考。

高中学科多,教师多,每个教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经常不一致,所以,只有及时适应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

差异四:学习方式不同

初中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习惯于“听、背、默”,习惯于书面作业,习惯于依赖教师。

高中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方法要求灵活、多样,并要防止和克服单纯死记硬背、重记忆轻理解、重做题轻读书、重计算轻概念等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2

高考资讯

那么,高一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的高中成绩和排名呢?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成为同龄人的佼佼者,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更高,面对孩子高中第一次统考成绩,尤其是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成绩,与初中孩子的“次次接近满分”相比差距很大。

家长难免会出现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焦虑伤感,无所适从。

我想说的是,家长对孩子成绩的过分焦虑会通过言谈举止,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让学生也为之焦虑,甚至因此信心不足,自我否定。

反而不利于学生逆境翻盘,走向成功。

对此,我建议家长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调整。

1.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过于敏感。

毕竟刚开学不到一个月,不能因为一次周练成绩不理想而否认孩子的智商水平和努力程度。

孩子初中那么优秀,高中只要有信心,肯努力,成绩最终也不会差,要相信孩子,给他一个适应和调整的过程。

学生的高中生活刚刚起步,一切都在适应中、调整中,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些问题在所难免,让他们自己积极调整,主动适应,比家长和老师的盲目介入效果要好得多。

当然,家长和老师要做积极的引导,但引导的时候不能就成绩说成绩,就排名说排名,要多关心孩子的进入高中后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学习状况,要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对高中学业充满信心。同时,做好攻坚克难的心理准备。

2.不要拿孩子初中的成绩、名次和高中比。

中考兼具合格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两种功能,保证98%的同学考试合格,这就限制了中考的难度。

但是,高中有不少学科,尤其是数学和物理,不是仅仅靠努力就能见效的,还得有系统的规划,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方法。

虽然孩子在初中排名班级前或年级前几,但是同班同学哪一个不是尖子生?到了高中之后,如果家长还指孩子每次考试、各科排名都很靠前,估计再优秀的孩子一时半会儿都很难做到。

3.要重新定位孩子的成绩和排名,找准位置再出发。

到了高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高中是一条新的起跑线,任何一个学生都有领跑的机会,任何一个学生也都有下滑的可能。

因此,孩子入学后,只要努力了,不管考多少分,排名多少位,家长都要先学着去接受,接受孩子的“平凡”(他可能只是众多“学霸”中平凡的一员),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他很难做到科科优秀,样样领先)。

家长要学会客观冷静地重新定位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要以某次比较差的成绩为坐标,期待他慢慢进步,把眼光放长,帮助孩子做好三年的规划,高考的最后一战能考好,才算好,其它考试,都是历练。

另外,学生初中成绩好,高中成绩不理想可能会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适应能力、对细节和规范的把控、初三暑假有超前学习(初高中衔接没做好)、高中要有的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学生是否真正具备等。

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你家初中优秀,现在依然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进步,不要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妄自菲薄。

3

高考资讯

同时,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

有些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迅速引起老师的关注,但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或沉稳,往往不为老师所发现。

这也不能完全怪老师,因为大多数老师要带两个甚至十几个班级,他不可能记住那么多学生。

除了班主任,很多老师很难认识几个学生。

这很容易使一些自尊心强和敏感的学生失望。考到重点高中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时老师很喜欢的学习好的学生。

然而到高中后,竞争对手变多、变强了,老师可能一时没有青睐到他们头上来,他们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弃。

等到期中考试老师和自己发觉的时候,成绩已经掉了下来,浪费了不少时间,要想赶起来,困难很大!

所以家长作为一个纽带,要及时跟老师交流,可以谈谈孩子的成长历程、性格特征、初中时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让老师迅速掌握孩子的情况,从而做到教育的时候有的放矢。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免不了成绩有好有坏,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

多听听他们的心声,不要一味地去斥责,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那样他们才不至于会产生很强烈的逆反心理,才愿意和家长多交流、沟通。

当然!面对行为习惯差的孩子,作为家长也不要一味地责备,更不应该放弃。

要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定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