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广东金太阳高一期中试卷2024

广东金太阳高一期中试卷2024

更新时间:2025-03-12 01:05:58
宝藏男孩系列之1:序曲:高一学霸的16年教育初步反思

文:一石

2025年3月7日

小小现在是一名高一的大小伙子,是一个宝藏男孩。

首先,当然是学霸,这是学生的第一使命。去年中考767分,全市8.4万人排名并列第9名(没有官方数据,只是根据各个学校多种发布分析的)。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广东金太阳联考121所学校约8万人参加,以959分得第一名。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市统考大约5.5万人,以955分排第七名,第一名为964分。

其次,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不补课的,以玩的心态参加各种兴趣班;一时兴起就参加,参加了就坚持,所以多个兴趣都小有成果。比如钢琴6年级就已经过了中国音乐学院表演级、英皇8级,现在周末依然跟星海的教授学习。声乐也过了中国音乐学院十级,初二与同学组建了乐队担任主唱;所以他是学校合唱队的高音,钢伴,还能客串指挥。书法,没有刻意去考证或参加什么比赛,但是,很多老师说要收藏他的考试卷子你就知道了。虽然不擅长运动,但是自三年级开始的羽毛球兴趣,可以在假期都是连续半个月、1个多月训练半天的。甚至,在高中他还开启了新技能,上学期作为学校几次重要活动的主持人,受到了好评。

关键的,自律和独立,他幼儿园有IPAD、有学习机,二年级开始有自己的手机,从二年级开始家庭作业签名就是他自己搞定的,只有在发生状况的时候,比如不小心考了90分以下,80分以下……才能找我签。二年级的小作文要发表到杂志上,自己用word打电子板。

更多宝藏,等我慢慢挖掘。我计划每周写一两篇,用近3年时间,为大家呈现一幅中学生涯的“清明上河图”。

十五年前,我曾在QQ空间记录小小幼儿阶段的一些生活,后来有微信,只在朋友圈发圈,不上QQ就没写了。多年前,朋友叫我写博客分享一下育儿经验,我也懒得动。1年半前,小小进入初三,为高中选校和学习做准备,我开始在各类培训机构、宣读会、家长群中混,接触到一大批优生(能受邀参加密考的都是机构筛选过的)和他们的家长;慢慢就对学业规划、生涯规划有了不少了解,为此还专门买了几本书来学习。由于小小成绩优异、全面发展,在与很多家长朋友的沟通中,我们的想法、观点、做法和计划得到比较多的认可,甚至有些家长经朋友介绍专门来咨询,有几个家长朋友甚至建议我可以做高端生涯规划咨询。

我是金融财务出身,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哲学;所以在教育之中大量的融入金融思维、管理思维和哲学思维。比如,小小三四年级的时候写作文提到父母的职业的时候,我就给你讲我的工作,讲房地产公司是怎么把一块毛地建成高楼大厦,卖掉把钱收回来的。又比如,五年级的时候,奶奶回老家带堂弟之后,我跟小小要四处觅食。而那两年我刚好在商业地产做总助和投资总监,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个门店的盈利模式和一个连锁的商业模式问题。

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不记得了,但是记得很清楚是从茶饮店开始的,有一次他说有个同学的妈妈应该很有钱,因为开了2家茶饮店(在此声明,我们家基本是禁止喝饮料、饮品、奶茶之类的,而是以喝开水、纯牛奶和酸奶,连乳类饮品都不会买,这个问题几乎可以写一个长篇,因为前两天雪王香港IPO市值逼近千亿,这是孩子们绕不开的生活环境)。我知道那是一个连锁品牌,就告诉他是怎么回事,从如何统计和预测一个门店的人流开始,算一个门店的流水(收入),怎么计算固定成本和变动费用,然后可以做出每个月、每天的利润表,盈亏平衡表……。然后扩展到培训机构,自己交的钢琴、编程、羽毛球、书法课时费,基本都能大概算到老板赚了他多少利润。

到初二的时候,小区周边新开的店,特别是餐饮店,经我们考察分析后,可以精准的预测他们是否能生存下来;如果生存不下来,大概可以坚持多长时间。一个烘焙店、一个小酒馆、一个潮汕牛肉火锅店的倒闭时间,还有那个已经历经大润发、京东等四个品牌的2000多平的社区超市,都不幸被我们言中。

其实这没什么复杂的,财务管理是面向未来的。以终为始,百亿房地产企业的年度全面预算,用EXCEL设计的几百张表就可以编出未来一年每个月的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计算出不同情况下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预计奖金,从而在一年开始之前就签订业绩合同。关于经济金融思维(财商)、哲学思维,我以后肯定还会经常讲到,因为这是成为语文王者的三大关键之二。

一石的工作效率比较高,前10年在区域房地产集团工作,不像头部企业那么卷,在小小3岁的时候还放弃了去长三角担任区域财务总监的机会;最近几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远程工作比较多,时间自由;所以,我从未缺席小小的教育。高中半年以来,结合课内学习、文理选科、竞赛学习等遇到的情况,反思自己16年的教育;虽然没有重大失误,当前的状态也良好;但是还是有一些选择和计划的错误,给当前和未来造成了一些困扰。比如,我们在少儿编程课的选择上,就是极大的浪费和错误(我是投资过少儿编程机构的,不是情绪化的观点)。

小小是偏腼腆性的性格,擅长那些慢节奏的事情,为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参加了少儿编程课。虽然一开始是机器人编程,有动手组装环节,比较好。但是后五年级转到语言学习,学习一年python,六年级又转到C ,因为信奥赛只考C 啊。可是初中作业一多,周末又开始花1天时间做培优,保留钢琴、声乐、书法和羽毛球,把少儿编程兴趣砍了。

但是,准备全力做培优的时候,遇到了双减和疫情,培优机构和老师又不好找,结果是断断续续,并没有在数学培优上按计划进行,没有实现期望的效果。首先他小学没有系统学习过数学思维(或奥数),导致开始跟不上;其次是学习进度比计划慢了1年半,第三是学习难度没有拔高到竞赛水平。这导致他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数学和物理思维比不上其他同学,在初三参加西安交大少年班考试的时候,虽然他的文综和英语考得很好,数学和理综不理想;总分比入围第二轮的分数线低了2分。加上他志不在此;所以,今年的考试,还有中科大少年班的考试,干脆就没报名了。

现在复盘,如果四年级,我们选择的是数学思维课,而不是少儿编程课;那么,小小至少可以在6年级学完初中阶段的内容,而且难度达到初联水平。可是,当时我的认知限在全面发展的短见之中,并没有意识到超前的重要性。等到初三的时候,才突然醒悟过来:全面发展与奥数从来不冲突。可是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虽然我们初三上学期就签约了高中学校,从寒假开始就进入高中规划学习,但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初联课程,也没有学习过高中数学内容,直接开始高联内容的学习效果并不好。

2024年3月和4月,每周请假2天,这样一周用3天来听课,两个月听完一试50%的课程,可以跟上老师上课节奏,但是课后作业只能自己做出20-30%。5月回归学校,准备中考,考了进入全市前十的767分。

进入暑假,小小是完全接受我关于“升维学习,降维考试和竞争”的观点的,加上有签约高中的支持。7月在与同学去长三角旅游1周回来之后,就去广州参加数学学会的训练营。虽然是基础营,但也是直接面向考试的,都是一试难度及以上的题,虽然拓展了认知,见识了很多广州深圳的学霸,但把自己学习竞赛的信心打击得比较重。8月学校搞了夏令营,我们没有去;依然在家,为了减轻压力;每天只是上午学习网课,下午去打羽毛球或者去学吉他(初二乐队表演之后觉得还是要能自弹自唱,想起来要学吉他,就报了名,平时没时间,只能假期去上上课),偶尔还约同学出去玩半天。

上述半年多的高联学习,算是数学学习规划上的第二次失误。在没有高中知识基础的情况下,直接学习高联效果非常不好。虽然能听懂课,但是很多基础知识都不知道,没办法自己预习,基础公式运用也不熟练,做作业太难;结果9月参加高联,没有成绩事小,把学习的兴趣打击事大。

当时想的是先去体验一次,实际上根本没有必要。我们已经明确只是“升维学习”,并不是要进国集走保送的道路。那么就应该是一个围绕高考的三年规划,而不是半年的规划。如果这半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高中知识,足够把必修一、必修二都过一遍。若是这样,进入高一再学习高联,效果应该会好很多。所以,高中开始之后,我们重心放在课内知识和强基上面,按照目前的进度,这个学期结束,数学、物理必修二、选修一都能结束。到暑假的时候,就可以再拔高一下,冲击一下省赛奖牌。如果能在高二开始拿到奖牌,就可以完全回归高考和强基学习了。

关于竞赛路径、竞赛学习并不适合所有人,国集一年五六十人,每个省队二三十人,全国能参加CMO的也就1000人左右,是个小众赛道。但是,以一石的经验和研究,真像并不如此简单,也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竞赛是天才的游戏。一石觉得,只要规划得好,中等成绩以上的孩子都可以把数学学好的,虽然进不了国集;但是,升维学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冲击个省赛奖牌,积累强项和综评资本,关键是回过头来学习课内知识就是小菜一碟。

数学是上帝的语言,理工科,哪个专业不需要数学?貌似文科的经济、金融和财务类专业,也是少不了数学的,最近几十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前沿的经济金融研究,数学是基本工具。梁文峰的幻方量化基金,那都是数学。我的大学专业叫财务管理,二十多前年了,从我那一届之后,我们学校这个专业是不招文科生的。财经类对数学要求不高的,如会计专业,做账的,无需机器人,十几年前的ERP系统已经自动完成了。

但是,利用金融工程设计量化基金模型,设计一个模型对DS公司进行估值,完成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提供投资建议,这些工作就不是机器人那么容易替代的。在商务智能领域,在信息化成熟的企业,10多年前就可以设计模型让系统自动执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出具BI报告了。但是,企业的信息化或数字化系统,以及基于系数的分析模型,还是要人去设计的,即使上周新出的manus也还不具备自动设计的功能。如果机器人或者AI智能体真的具备这个功能了,比如你给自己的机器人下一个“帮我赚一个小目标”的指令,他就可以自动去帮你赚回来,那他还是机器人吗?这时,我们人,还是传统定义的人吗?当人能够创造跟人本身一样的智能体了,这不是神吗?

关于竞赛,关于专业的选择,我有自己的认知和观点,与很多网红的观点还不一样,将来可做专题阐述。

这个小记写得已经太长了。这些年,商务文书,如合同、协议、制度流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财税风险评估报告、顶层设计顾问报告之类的,有框架的东西写得有点多,有时候感觉自己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突然写点生活的东西,特别是写小孩的东西,本来只想写个几百字小记做个开篇,一不小心写成了七千多字了。我初步的计划是从我的角度记录小小的高中生涯,预计每周两篇。

一篇是周中他给我打电话的内容,学校有个校园电话60元/学期,可以打给绑定的5个电话,每次8分钟。开始他说没什么必要,我给开通后,他每周都给我打两三次,跟我说说学校的情况。决定开启这个记录,也是因为上周的一个电话,他很严肃地中我说,“我这周很正式的思考了一下,发现HW(小学和初中母校)真是好,学生真是牛,” 然后给我列了几个方面的理由,最后来了一句,“可惜这么好的模式,快要被摇号和自己破食堂给整没了,痛心啊”。最后,再对比了一下自己选择的高中和初中几个好朋友选择的其他高中的情况。

我说,你这个分析很全面、很深刻,我要不记下来,发个公众号什么的,太久不发了?或者以后你每周中给我打个电话,就这样跟我聊会天,我记录下来,发个号。他没有反对。

另一篇将主要取材周末回来,他的活动和我与他沟通的内容。周末时间比较长,遇到重大活动或者重要问题,他都会跟我讨论一下,内容应该会比较丰富吧。

另外,如果阅读量比较大,对大家有用;我尝试从长远培养的角度,逐步把小学、初中规划、学习方法之类的东西也整理出来。

当然也要看我的时间,因为我发现今天中午的电话,小小说了6方面的事情,我整理了一下,1500字;而每个方面都可以写单独一篇!希望能坚持,为大家呈现一幅中学生涯的“清明上河图”,哪怕到最后也不要出现纯流水账。

谢谢。下一篇将发布今天中午的电话内容,并深入讨论第一个主题:3月18/19号将进行这个学期的首次月考。我将贴出小小初中阶段的全部月考成绩的登记表。高中的成绩表也将在其月考出来之后贴出来。最近几天双休政策越传越多,今天下午市里的通知也出了。怎么看待?怎么办?你一定很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