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一张卷子上一道题都不会

一张卷子上一道题都不会

更新时间:2025-03-07 19:42:24

我们必须认识到,过度的批评和责骂只能让孩子的情绪变差,

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学习问题

截至写稿前一直在准备为读者上线《Deepseek大模型 中小学生实用手册》大餐,为这几天开播做准备。

爸爸在读每日文章不能停,这是一种与读者之间的契约。

今天继续写长文,只有深度长文阐述,让读者尽可能内化认知。

主题:为什么一题讲了好多遍孩子还是不会呢?

很多做过老师的人,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

孩子错了一道题,给他讲解一遍,问:“懂了吗?”他点点头说:“懂了。”可下一次做时,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再讲一遍,还是错。

如此反复多次,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当问他究竟哪里没明白时,他也无法准确说出原因。

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态度不认真”,也不能简单归结为“不专心”或者“不努力”。

那么,反复讲解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呢?如果孩子的基础知识已经扎实,态度也认真,作业和复习都能够完成,为什么还是觉得学习效率低下呢?如果是这种情况,可能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1、孩子学习吸收率低

学习的过程和运动的过程很相似,一个是锻炼脑细胞,一个是锻炼身体的肌肉。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监督身体训练的效果,比如设定目标让孩子做20个引体向上、100个俯卧撑或跑10公里,这些任务能直接刺激肌肉,促进身体的成长。

但大脑则不同,它隐藏在身体内,外界无法看到孩子的思维究竟有没有活跃。

我们无法搞明白,孩子是否在思考、是否在运转大脑,外人无法直接监控这个过程。

我们当然希望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比如孩子从晚上6点做作业到10点,学了4个小时,看似很努力

但实际上,大脑就像一个封闭的“运动房间”,家长只能知道孩子在里面,具体做了什么,心里却没有底。

再比如,我们可能会看到孩子做作业时不时有些小动作,提醒他集中精神,但即便如此,孩子的行为也并不能反映他大脑的实际运转水平。

真正的思考过程,外人是很难判断的。

高效率的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后就会立刻开始动脑思考,他们的脑力自然也会得到提升。

低效率的孩子,尽管同样被要求学习,坐在学习桌前的时间也很多,但如果他们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心不在焉,大脑就会变得迟钝。

讲解一遍、两遍、三遍,孩子依然没有记住,就像反复听到的声音,如果没有触动到大脑的“门”一样,依旧无法产生深刻的理解。

2、为什么大脑的“门”关得那么紧?

大脑就像一个大门一样,当孩子的思维“门”关得紧,外界的知识再好也进不去。

就像教练在外面喊着今天的训练任务,如果孩子一直躺在地上不动,再响亮的命令也无法产生效果。

这正是许多孩子吸收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解决方法:

很多人可能会想,这一定是孩子不愿意学习。

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并非不想学,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打开大脑的“”。

这部分孩子从小习惯了机械记忆,他们能够记住解题的步骤和公式,但一旦面对需要思考的抽象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力不从心。

根本问题在于,孩子从小没有培养出分析、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他们只知道死记硬背。

面对问题时,他们通常依赖于“老师说的”或“记忆中的解法”,而对问题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却缺乏深入的理解。

所以,当题目换了个方式表达,他们依然会陷入困惑。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已经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即便他们坐在书桌前,学习时间很长,实际上大脑并没有真正地“打开”。

这是因为压根没有主动思考,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低。

3、主动学习的力量

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让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所谓主动学习,并不是让孩子突然自发地积极学习,而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促使他们必须动脑、思考。

主动学习的方式包括讨论实践教授他人。

这三种方法与传统的听课、看书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要求孩子必须主动参与,如果大脑没有动起来,孩子无法轻松应对这些任务。

听课时,孩子只需保持安静、目光注视、身体不乱动,看似做到了,但实际上,大脑并未活跃。

而通过讨论和讲解,孩子如果没有理解内容,根本无法顺利表达出来,必须深入思考才能清晰地解释。

通过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家长和老师实际上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外部监控大脑活跃度”的手段。

听课时,孩子接收多少信息,我们无法得知;而当孩子需要输出信息时,他们的表达水平直接反映了大脑的运转状况。

主动学习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大脑的活跃度,还能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

想一下当孩子开始讲解一道题目时,他必须把思考过的内容组织成有条理的语言才能传递给别人。

如果讲得不清楚,孩子就得反复思考推敲,逐步完善自己的理解。

这就像是一个水位的提升过程——只有当内部的“水位”升高,才能自然流出。

这就是著名的费曼学习法。千万不要以为听懂了就是真正理解了,实际上,听懂的只不过是表面,理解的深度远未达到。

真正理解的标志是,能用自己的话清晰明了地把知识点讲解给别人听。

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他们真正掌握了这道题,理解了其背后的原理。

写在最后

对于那些学习效率低、看似努力却难以进步的孩子,尝试让他们进行主动学习,鼓励他们通过讲解讨论或实践等方式,真正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输出出来。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也能帮助他们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记住”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