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中考一目了然的试卷

中考一目了然的试卷

更新时间:2025-03-07 13:36:19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沈蒙和

自从“双减”政策新学期正式落地,短短一个月,杭城中小学就发生了许多变化。

学生们在校作息时间变了,可以迟点到校,也可以不背书包回家——小学生放学后有晚托班,最迟18点结束;初中生可以选择在校晚自习到20点30分,很多学生写完了作业,书包都不用背回家。

9月28日,杭州市教育局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初中学校作息时间和课后服务要求的通知》,相关负责人明确十一长假后全面取消统一早读。这,意味着今后初中生到校时间将推迟。

而且,各学科受关注的程度也变了。音乐、体育、美术等素养类学科越来越受重视——为配合“双减”,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新政,其中就包括逐步提高体育测试分值,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这几天,杭城不少学校在举办运动会,有初中老师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报料,前两年学生喊的口号是“刷题强班,走进重高”,今年运动会的画风变成“扔掉培训班,捡起运动拍”……

与此同时,许多杭州家长对孩子的升学规划,也有了新的打算——读公办,就近入学,将来争取重高的名额分配生(原保送生)。

但对于很多家长和同学而言,“双减”满月之后,更关心的是教育发展的现实趋势——中高考是否会一直简单下去吗?分配生的比例以及加分项都会怎么变?未来还需要择校和考虑学区房吗?民办和公办,未来哪个更“香”……

趋势一:想进重高,与其拼中考不如拼分配生

黄婷(化名)是一位新初一家长,她的儿子原来就读于杭城一所热门民办小学,学习成绩很出挑。面临“小升初”时,全家一致决定放弃摇号民办,回到公办初中,三年后争取通过名额分配生进重高。

“开学一个月,我愈发觉得当初的选择很明智。”这位妈妈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按照目前的趋势,想进重高,与其拼中考不如拼分配生。

杭州的“双减”细则,其中有一条就是:“深化高中招生改革。落实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不低于60%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促进初中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近一个月来,浙江政务服务网上有好几条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都对现行的分配生综合评分标准(主要是德育、体育、艺术、劳动、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也就是俗称的“素质加分”),提出不同看法。

家长们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素质评价在综合评分中最多可占到5%,素质加分比例过高,影响到学生能否获得分配生名额;二是各区、各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政策都不统一,容易导致不透明;三是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往往以教育行政部门发文或主办的比赛成绩为加分标准。为获取素质加分,学生和家长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参赛,与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初衷违背,也违背“双减”政策。

针对网友提出取消分配生素质加分项的建议,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就曾回应:“如只看文化课成绩,将和直接通过中考按分数高低录取没有区别,也就失去了分配的意义。分配生推荐是校内学生的比较,因此不可能全区初中的分配方案全部一致,学校也要结合自身的校情、学情等,体现部分差异。作为学校学业水平高和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都要兼顾和认可。”

针对网友对于初中素质加分弊端的投诉,杭州市教育局表示:“名额分配生政策是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荐过程,我们要求各区教育局加强对初中学校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话说回来,为什么杭州家长最近对分配生的话题如此敏感?因为许多爸妈都和黄婷一样,认为争取分配生这条升学路,比拼中考机会更大。

8月31日,作为浙江“双减”工作试点市,金华市举行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新闻发布会,其中提到,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基数分配到初中学校,到2023年达到75%以上,2025年达到85%以上。

目前杭城重高分配生(原保送生)已经提高到60%,接下来还会继续提高。依据是今年6月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第十二大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明确指出将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从不低于60%逐步提高到70%。

70%是什么概念?今年杭城“前八所”重高招生总计划数为4684人,如果未来70%为分配生,再除去特长生、特色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等,剩下通过中考录取的只有1000多人。

到底哪条路机会大?一目了然。

趋势二:不用再刷偏题怪题,今年的中考难度未来将持续

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分配生,一方面是分配生比例提高,单纯拼中考进重高的人数将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中考难度下降,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分差缩小,竞争更加激烈。

今年杭州中考题难度有目共睹,甚至有初三班主任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自己班里有半数以上同学数学拿了满分,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所以,大家总体感觉中考变容易了,而在“双减”背景下,未来中考命题趋势仍将保持这一命题趋势。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孔永国在电视访谈中提到:“要按照学校课程的标准来命制中考试题。今年的中考试题就是个方向,大量做难题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当然也不是说今年中考进行过了,大家明年观念都会改变了。一定需要这样持续几年,让大家看到这样一个趋势和标准,才会逐渐把内卷的行为和焦虑弱化。”

中考题难度下降,将直接带来两个影响——

一是优秀生今后不会轻易放弃分配生资格。

有网友针对今年中考180名分配生未被录取,提出缩小各初中之间差距的建议。对此,杭州市教育局作出回应:因名额分配招生学校较多,招生学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等也有差异,不同学生最自己的定位和升学要求也不同,所以名额分配推荐生并非都是初中学校最优秀的学生,部分名额分配推荐生学习基础并不优秀(包括不少热门民办学校的学生)中考成绩未达到一批招生录取学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符合名额分配招生录取基本要求的,不能录取。

杭城多位初、高中校长估计,明年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中考简单了,学习特别拔尖的孩子优势没那么明显,万一粗心错了一道题,可能就落到后面去了,那些基础扎实答题仔细的孩子反而容易有惊喜。所以,今后拿到分配生资格的优秀生,估计不会再像之前一样轻易放弃。

二是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也就是说,初中生们不用再花大量精力在偏题、怪题上,有些教学内容超纲的校外培训班确实不用上了。

趋势三:学区房降价了,民办热度也降了

分配生政策不止影响中考,也改变了家长的择校心理。

最近一个月,杭城热门学区房挂牌价明显下跌,除了楼市大背景的影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减”政策的影响。

按杭州市教育局的说法,名额分配招生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保障了各初中学校毕业生更加均衡的升学机会。

因此,近期很多家长选购学区房考虑的,不光是对口学校好不好,还要纠结到底是去普通学校当“鸡头”,未来争取分配生,或是去牛校当“凤尾”,以后好好拼中考。从目前部分热门学区房降温趋势看,选前者的家长多一些,至少大家不再是一窝蜂去挤名校了。所以,民办学校的热度,也在随之下降。今年,杭州主城区23所民办初中平均录取率为2.50:1(去年为2.62:1)。

总体来看,在“双减”背景下,教育均衡越来越受关注。因为减少校外培训后,学校教学质量愈发显得重要。

就在这个月,有网友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上建议,杭州主城区参考北京的做法,实施多校划片,100%教师在一定区域或教育集团内轮岗。对此,杭州市教育局的回应是:“下一步,对‘多校划片’政策的实施及效果,我们将做好研判工作。”

换句话说,也就是暂时不变。

不过,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此前在民办中小学任教的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已经逐步回到公办学校。

所以,“双减”说到底,就是让大家都能淡定地坐着观看成长这部影片。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