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三(下)数学口算-《七彩口算题卡》冀教JJ版,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和深化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众多基础且重要的数学知识,而良好的运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这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七彩口算题卡,就像是一位默默陪伴的学习伙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口算练习内容,助力他们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以下为部分内容截图。请查看完整P.D.F文件,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在 “年、月、日” 的知识板块中,题卡对 24 时计时法和 12 时计时法进行了全面考查。学生要学会用 24 时计时法准确表示一天中的时刻,比如早上 7 时用 24 时计时法就是 7 时,晚上 8 时则是 20 时;同时也要能将 24 时计时法的时刻改写成 12 时计时法,像 16 时要写成下午 4 时。在时间计算方面,对于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学生要掌握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的方法,比如计算从上午 9 时到下午 2 时经过了多长时间,先把下午 2 时转化为 14 时,再用 14 时减去 9 时得到 5 小时。对于从第一天到第二天经过的时间计算,以及经过多少天的计算,题卡也设置了相应练习,如计算火车第一天 19 时出发,第二天 11 时到达,运行的时间是多少,这就需要分两段来计算,先算出第一天经过的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
“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内容在题卡中也占据重要部分。不进位的口算,像 14×3,学生要熟练掌握乘法运算得出结果。不进位的竖式计算,如 13×12,要明确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以及计算的先后顺序。进位的竖式计算则更具挑战性,学生需要准确处理进位情况,比如计算 25×18 时,要注意每一步的计算和进位。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无论是不进位还是进位的情况,都有其独特的计算方法,如 30×20,先计算 3×2 = 6,再在结果后面添上两个 0 得到 600。估算也是这一板块的重要内容,例如估算 48×19 时,把 48 看成 50,19 看成 20,50×20 = 1000,所以 48×19≈1000,通过估算能让学生快速对结果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连乘、混合运算以及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等题目,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辨认方向” 部分,题卡让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以及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这八个方向。学生要能够根据给定的场景,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比如判断图书馆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同时,还涉及到认识平面图和路线图,要求学生根据图示描述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行走路线,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
“毫米和千米” 的学习中,题卡考查了毫米的认识以及毫米与厘米、分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建立起对较小长度单位的概念。实地测量的相关练习,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千米作为较大的长度单位,题卡介绍了其与 “里” 的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长度单位的应用,比如计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等,还涉及速度单位的认识。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板块,题卡通过简单的统计练习,如制作统计表、分类统计数据、分段整理数据等,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和意义。
“小数的初步认识” 部分,题卡从人民币与小数的联系入手,让学生学会将带有元、角、分的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如 5 元 8 角写成 5.8 元。在小数的大小比较中,学生要掌握比较的方法,如比较 1.3 和 0.9 的大小。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以及进位加、退位减,如 2.1 0.6 = 2.7,3.4 - 1.2 = 2.2,这些练习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小数运算打下基础。
这份口算题卡涵盖了三年级数学下册多个重要知识领域,通过丰富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