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保存最完整的状元试卷高清

保存最完整的状元试卷高清

更新时间:2025-03-04 09:52:02

有句话说“字如其人”,意思是从一个人的笔迹上可以大致看出他的性格。若字体隽秀飘逸,或是开怀洒脱之人;若字体方正工整,或是谨言慎行之人,若字体娟丽秀气,或是蕙质兰心之人。不过,这句话说得有些绝对,有时一个人的字体倒未必能很好地展现他的性格,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总是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的。

而在考试中,如果学生们能在试卷上作答工整,也能给老师更好的观感,从而获得“卷面分”,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是通行的。

在明朝时期,曾有一位名为赵秉忠的人,他在25岁那年高中状元,后官至礼部尚书。他在科举中作答的试卷被人们保存了下来,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国家一级文物。而每个看到他试卷的人都不禁发出赞叹,一是惊叹于他的才华,二是惊叹于他卷面的工整,就好像是现代的“印刷体”一样。

赵秉忠于1573年出生在青州府的一个官宦之家,其父赵僖曾担任过礼部右侍郎。25岁那年,赵秉忠进京赶考,成为了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也就是状元,被朝廷授翰林院修撰一职。

当时他答出的这份试卷不仅内容翔实,而且字迹也相当工整。从现在保存下来的这份状元卷的文物来看,它共有19折册页,横长共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其封面和封底由绸缎装裱,在试卷的开头顶格有皇帝撰写的“第一甲第一名”字样,在题字下有皇帝大印。

每折纸都有6行文字,这些字采用的都是科举中通用的馆阁体,是字体长宽高皆约1厘米的蝇头小楷,十分工整。有人评价这份卷子中的字体“在馆阁体中尚不流于恶俗”,可见赵秉忠的功底。而难得的是,这份卷子中一共写了2000多个字,竟然从头至尾没有一个错字,并且字距把控得当,字体刚劲有力且书写工整,如同印刷的一般。​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