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下数学《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专项练习9页,这是一组针对一年级数学运算的学习内容,着重讲解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减法,包含多种运算方法的阐释以及配套的练习题目,为学生深入学习 100 以内加减法运算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以下为部分内容截图。请查看完整P.D.F文件,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在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退位减运算中,介绍了三种实用的计算方法。平十法,也叫连减法,其核心口诀是 “拆小数,看个位,先减大数小尾巴,还差几个再减几”。以 36 - 8 为例,观察减数 8,将其拆分为 6 和 2。因为 36 减 6 相对容易计算,先算 36 - 6 = 30,此时相当于已经减去了 8 中的 6,还需要再减去剩下的 2,即 30 - 2 = 28。这种方法通过逐步拆解减数,将复杂的减法转化为简单的连续减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
破十法,也就是先减后加的方法,口诀是 “拆大数,分出十,减小数,加剩数”。对于 36 - 8,把被减数 36 拆分成 26 和 10,先让分出的 10 去减 8,即 10 - 8 = 2,然后再将得到的差 2 与剩下的 26 相加,26 2 = 28。破十法借助 10 的运算特性,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转化为 10 以内的减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降低了计算难度。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运算也有相应的方法。两位数加整十数时,先将整十数部分相加。比如 25 20,先算十位上的 20 20 = 40,再加上个位上的 5,即 40 5 = 45,这种方法突出了数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有两种思路。拆大数法,以 43 8 为例,把 43 拆成 40 和 3,先计算个位上的 3 8 = 11,再算 40 11 = 51,先处理个位的加法,再与整十数相加。拆小数法,还是以 43 8 为例,把 8 拆成 7 和 1,先让 43 加上 7 凑成 50,即 43 7 = 50,再加上剩下的 1,50 1 = 51,这种方法利用凑整的思想,使计算更加简便。
配套的练习题通过小棒图的形式呈现。每道题给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如 37 4,学生可以借助小棒图直观地看到数字所代表的数量。先观察个位上的小棒数量,计算个位相加的结果,即 7 4 = 11,当个位满十时,就需要向十位进一,再算 30 11 = 41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掌握进位的概念。
这些内容从不同角度全面覆盖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法的知识点,多种方法的讲解和实际练习,能帮助学生逐步熟练掌握 100 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技巧,为后续的数学学习积累扎实的运算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