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表示教育未来应当立足传统、立足中国、立足当今,因而有了三个面向的出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成果并非一两年就能展现出来,但教育的形式我们却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它正与现代化的社会逐渐接轨。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大量明星被编入了试卷教材之中。
在科技不同于当今这般发达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显得单一地多。除了听着黑板上粉笔发出的声音,就是看着讲台上那个手拿课本,注视着下方学习的同学。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至少要陪伴学生九年,于许多人而言,都是颇为枯燥的。当学生逐渐厌倦课堂生活的时候,老师也在不断琢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
而后,投影仪之类的现代设备走入课堂,多种课堂模式也诞生……
除了教学之外,在检测同学们学习成果的时候,试卷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明星走入了试卷之中。
现今不同年级的试卷,只要能够达到检测学习效果的作用,其中便可加入如今学生们所感兴趣的东西。除了网络热词之外,就是明星。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学会了网上冲浪,那些所谓的明星自然也就越来越为人熟知。在小学与中学之中,不追星的学生已然成为了少数群体。
于是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兴趣,明星的相貌、名字与照片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了试卷之上。
考完试之后的同学,除了对题目得到讨论之外,也多了一项议论的话题,自己的idol能够出现在试卷这种极为正经的地方,该是何等的光荣。
但同时,随着明星在试卷中的涌入,曾经的教材霸主鲁迅,其地位又在不断下降。
“去鲁迅化”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站在近代文学史顶峰的鲁迅,其作品曾是教材的半壁江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鲁迅作品的数量却逐渐在减少,如《药》曾经是课本课文,后来被移除出去成了选修读本上的一篇文章。
有专家认为,鲁迅的作品是在不应该太多,因为太难理解了。鲁迅文章难,是因为其思想性复杂,且是基于自己的政治目的,因而还带有政治性。
鲜明的文章风格和强烈的讽刺性,使人觉得他的作品佶屈聱牙。但实际上,一篇好的作品能够被吃透,即使多花费两个课时,其对学生心灵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远比一篇普通的文章大得多。
除此之外,鲁迅作品不被待见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与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今的社会,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封建思想浓厚、到处都写满了吃人的社会,似乎也就不需要鲁迅以笔为刃的作品来发光发热。
更何况于还未拥有独立思想的学生而言,这种批判的效果反而更容易适得其反。
那么,果真是如此吗?
科技发展呈现出来的最大特点便是快。
这种快,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大大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但同时,也让人们的心变得心浮气躁,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得很快见到成效方可。
因此,高速发展的社会,对“利”之一字追求甚高。
鲁迅的篇目难,耗费的时间多,能够真正学懂的学生并不多,这种授课结果,用“利”字来诠释的话就是投入过大回报太少,得不偿失。
除了课本耗时比较大之外,当其作为知识点出现在试卷上的时候,又是学生们的低分重灾区,拉低学生成绩,影响老师教学效果的呈现,如此种种都让鲁迅的篇目成为老师与学生心中的“痛”。
除此之外,现在普遍认为教育应当为现代化发展服务。我们感受最明显的便是文理科的差距。即使理科学生是文科学生三四倍,其分数线也不可能比文科高,足以证明高等院校招收的文科生有多少。
文科分数线高的主要原因便是它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以很快的速度转化为成果,以此推动社会进步。虽然听起来很残忍,但与世界接轨之后,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这种趋势。
鲁迅的作品,无论是从投入的成本来看还是其产生的实际效益来看,似乎都无法达到“盈利”的标准。
而明星入驻试卷,成为出题人的选题之一,则表明娱乐不仅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网络高速发展的当下,冲浪的人早已不是用2G网的那一批,学生成为冲浪的主体。在网络社会呈现出来的纷杂内容之中,大部分人们倾向于接收的都是娱乐化的消息,所谓的流量明星便是由此产生。
曾经的我们,在上学期间,学校外面的小卖部摆着的是各组合的明信片、是各种贴纸与海报,还有专门的歌词本用来抄写歌词,同样是追星,现在的学生与之相比,显然要狂热地多。
本就没有形成独立思想的学生,受网络上各媒体的引导,将所谓的哥哥姐姐奉若神明,并且为了自己的idol选择成为“数据女工”,甚至不惜以荒废学业为代价。
而不知情的老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将明星引入课堂,反而让学生们对追星的行为更加狂热。
当代网友是很奇怪的群体,他们有的金句频出,有的不辨是非,有的和生活中判若两人,纷杂的网络社会使学生们更难寻到有用的东西,这便使得教育事业应当更为慎重。
课本应当如何编排,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事情,但想必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大家都对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学生们是未来的主力军,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与三观的形成。
编排的内容,应该对学生而言是积极向上的、具有启发意义的;试卷上呈现的题目,也应当是正向的、积极的。
如今的流量明星,有着最低的入行门槛、拿着最高的工资,在媒体与流量之中拥有一个个所谓的人设,这种包装出来的真,何不用当今时代的英雄们来代替呢?
尤其是疫情这两年来,中国涌现出来的英雄不在少数,他们的行为与精神,更值得出现在课本中为学生所熟知。
教育是一种事业,但不应该融入太多功利性的东西。学校所接纳的,不仅是一个个学生,更是一代人,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
慎重考量、合理取舍,用教育的初衷与培育那些未来的花朵,我们的未来才是璀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