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海淀24版试卷和25版有什么不同

海淀24版试卷和25版有什么不同

更新时间:2025-03-03 06:48:13

——————————— —————— ———

太阳的螺旋桨

驱赶蜜蜂变成光芒


引自北岛《边境》

这几天我在小红书上看了很多贴出来的高考成绩620~690分的问志愿贴,总结了一下规律,将它们分别归属于三大区域:

1,海淀区,(不分超级中学及区重点),以及类似海淀强区重点的如朝阳八十中。

2,西城区超级中学及市重点中学(不含回民中学及育才学校),还有朝阳区的北京中学。

3,其他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同学亮出的成绩特点是非西非海,35中style。

随后我试着按区域性高考分数规律盲猜帖子的行政区,准确率在65%~88%之间。

小红书上也有一些属于一眼假的帖子,这些要刨除。

小红书上晒出来的成绩以海淀区考生居多,共同特点是语文125 ,英语140±3,赋分学科均分>90分,

其中有一贴令人印象特别深刻的出自首师附中(自称):

总分668分,语文128,数学132,英语138,三科赋分270分,

她说她海淀一模、二模成绩总分仅仅610-620分,

她觉得是超常发挥,

我觉得是正常,有理由相信2024年北京高考出题/判卷匹配了她的应试节奏及备考题量。

如果以高考高分的标准来衡量,这类同学解题难度不高,基础题目训练度高练出解题准确率高,

这是海淀区的普遍特点,与之对应的自然是西城区的超级中学在今年题型之下纷纷眼高手低了。

西城区重点中学考生晒出高考成绩普遍特点是语文普遍<125甚至更低,化学≤91。

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奇偶年规律”。

下图是2010年代北京市超级中学考取北大清华人数(网传版)走势图:


在2010年代四中高考成绩的奇偶性特别有规律,偶强奇弱,

进入2020年代这个规律已经明显颠倒过来了,奇强偶弱。

考虑到中考招生生源的年份差异,更加强化了奇偶性:

奇强偶弱,

这种规律当然不是自然规律,在2010年代可以理解为出题难易调控了超级中学在生源、教研上的优势。

高考题出容易便意味着人、清、四、实这类学校的教学及学生备战严重过量。

题难则强化了超级中学的教学优势,使得市区重点中学望尘兴叹。

进入2020年代以后,随着赋分制的推广,单一的理综文综改为6科分开,造成以出题方式调控高考难度的意图更加隐蔽,

而且多数年份及科目出题并不难,尤其是物理学科长期不难,背后用意也是一目了然,

还有题难判分松,题易更怕样本卷。

这2年高考实践可以看到样本卷有单科化的迹象,不同科目压分痕迹不一样。

当然,语文科目仍然是压分的最大头。

所谓一眼假纯粹是编造高分为了吸引眼球以图卖掉自己笔记之类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佐证。

01


东西海小升初最后亮牌


昨天下午3点,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2024年度小升初的学区派位摇号结果都出台了。

当然是普遍低于预期。

尤其是西城区的德胜学区大批家长怕被摇号摇出学区,纷纷在第一志愿就报了北京市第七中学。

以 至 于大量同学在第5、第6志愿 中签 北京市第13中学。

北京市第13中学好于第7中学,但从7中南向骑行距离需多1.6公里,实际还能接受。

事实上,连我都没注意到13中初中部的位置比高中部更偏北2公里多(骑行距离)。

海淀区家长比西城区家长的预期要低很多。

东城区家长的预期则更低。

也有一些家长不懂,学区派位的摇号是不可操控的。

社会上流传的找人帮办学区派位,无论在哪区都属于纯粹意义上的诈骗,

此诈骗和刑事意义上的诈骗并不完全等同,这是因为前者一般都会承诺事情没办成退钱,没退钱往往构成后者的犯罪事实, 每隔 2、3年都会有 类似案情在新闻媒体中曝光。

这类诈骗赌的是不做任何努力仅凭摇号概率而不劳而获,

今年越是信誓旦旦说办事没问题的,越不用怀疑他是在赌中签概率或恶意挪用资金。

类似事情我们将在无言升学闭环反诈骗会的私域中讨论。

2024年度的阳光招生还是非常见成效的。

虽然有自主决定权的学校招生都是可以找人的,但招生过程都可以倒查。

2024年度的八中少年班素质班招生即将展开,我遇到很多家长自称都已经找好关系,一时竟也无语。

早培乱象其实比想象的要简单,那就是传统机构的影响力在快速衰退,很多爸妈都在努力重新凿空。

是徒劳,还是新生态,拭目以待。

2024年的阳光招生受敏感A的影响最大,这体现在东城区小升初的巨大变化之中,细节将在我们的自救会中讨论。

升学的公域快速私化碎片化,也是坚冰在阳光之下溶解的必然现象。

敏感A在以前并不敏感,现在不方便讨论也是有理由的,

有敏感A以后,是不是有敏感B,比如点招、找人之类的,好像都没那么重。

轻于鸿毛,重若泰山,都是以社会影响性来判断的。

2020年代的北京教育无疑是家长在k12教育中地位最强势的十年,甚至很多 制定基础教育政策 的 各级领导本身就是公立学校的家长。

笼统而言,家长本身是撕裂的,敏感不敏感的什么形态都有,一盘散沙,谁也别想整合成一体,

但有底线,底线之上的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尽管五花八门但也有期望的底线:

还是这句话:

学校虽然不是教会,教师虽然不是牧师,但也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越是名校责任越大,能力不够也要尽力。

02


2024中考结果即将揭幕

2024年北京中考必然是划时代的,只是我没那么多时间来分析。


北京中考已经连续举办了40多届,早就套路化,变化很小,出题难度也是耗子偷油式的一年一年一点一点加上去的。


从这几天的反馈来看都很正常,


按照常规经验,与高考相反的是中考的惊喜多于惊吓。


去年不止一位同学提了100多分,今年还是看出分结果再说话。


中考好提分,不容易涨名次。

03


高考高分始于学前培养





很多学前家长来咨询我,一般都会问到有什么学前班可以推荐,我手头还真没什么好的班课可推。


班课是割韭菜的重灾区,组一个好班课非常不容易,前者严重影响后者。


尤其在小低年级,


学前班则是托管的作用更大,来咨询的家长所期望的学科培训的好班可遇不可求,实际上学前和小低年级都是对老师要求非常非常高。


最好还是像我家那样,多陪伴孩子,多引导孩子识字以便于孩子自己多看书,多引导孩子思考如搭积木、走迷宫、找不同,


每周1次远足,每年2次旅游,对孩子智力开发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中产知识阶层育儿离不开钱的因素,但育儿上的很多事情尤其是小低年级及学前阶段并不是靠钱就可以解决的。


自己家的孩子最好自己养,把育儿成才的期望寄托在机构身上,明显不对路子。


早起步缓给油,家长的心态更要放平,我观察家长多数考虑不到就业,在北清、985/211幻影之下,却有相当程度的小升初焦虑。


我理解的底层逻辑是:


小升初不好,高考高分期望就受很大影响


你若问我这种逻辑对不对,我的回答是:


我真不知道


结束语









今天文章有部分属于2024年高考分析系列文章:











算下来2024年北京高考这个系列的文章有5篇半。


得到的结论也很明显:


2024年北京高考重理轻文,判分顺序上西先海后郊区更后。


下周将是2024年北京中考出分以后的高潮,北京中考志愿填报所需的工作量很低,研究分析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很大,预计下周的周三夜谈继续暂停。


作者画像

本文为《easypama爸妈不蕉绿》第689篇。

无言老师的育儿理念:
早起步/缓给油
多理解/少报班

我的微信 是13716054355,邮箱是stanwu@126.com

无言老师在北京电视台所参与的讲座《认清形势,赢在中考》,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收看全部节目,时长为2小时。



节目片头6分20秒空场可跳过。

附最近3期 文章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