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外省人做四川高考试卷可以吗

外省人做四川高考试卷可以吗

更新时间:2025-02-25 09:22:05

四川大学,这个被很多四川人都贬低的西南第一高校,已经在不觉中加快了缩招的步伐!本来高考就已经很难的四川考生,无疑将会更加艰难!

四川省

百年名校四川大学,名副其实的西南第一高校,有两大源头:国立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现在的川大,分别是1996年和2000年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合并而来。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合并之前,原四川大学由国立四川大学院系调整而来,虽然被拆得七零八落,但也是西南最好的文理综合大学,国家重点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则是以国立四川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发展而来是,是全国八大工学院之一,也是西南最好的工科大学,工科实力远超重庆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医学院),则是西南最好的医科大学。三强联手,有了今天的新川大。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合并之后,规模庞大,但资金相对不足,导致发展侧重点发生了变化,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科实力发展减缓。川大有优点也有缺点,大,是其优点,却也是缺点,学科有热门也有冷门,专业实力有好有坏,客观看待即可,毕竟客观存在!现在提起四川大学,往往是外省人觉得不错,甚至被称为内陆王者之一、西南第一高校,但也有大量充满恶意的人存在,而这些贬低川大的人却往往是四川人,甚至是成都人。作为在四川大学读书七年的学子,曾多次和师长谈及到这一问题,大多感觉很无奈,甚至是心酸!很多人千奇百怪地贬低川大的理由,看完真的是又好气又好笑!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西南工科王牌名校

川大,就是成都七中学生都不去的学校;川大的专业都是辣鸡,都是冷门专业、就业不好;川大只有医学好,其他专业都一般;川大只有一个口腔是A ,连电子科大A 都有俩,怎么跟电子科大比?川大分数线这么低,连电子科大、西南财经大学都比不上,还好意思说是四川第一;甚至还有成都的网友说,四川大学没有历史,才建校几年?等等等等!

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四川高校顶级学科

如果高校都按照A 学科论英雄,那么这么多没有A 的学校,如吉林大学是不是要哭惨了?很多人的思维真的是理解不了!

高校学科评估对比,及四川大学分布

都说四川高考考生难,那么有多难呢?四川高考211、985录取率全国倒数,每年985高校录取名额不到10000人,大多只招生8000多人,并不多,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其实就是四川大学,常年占比超过25%,甚至达到30%,如果加上重庆,则超过35%,成为四川省985高校录取名额最大的贡献者!

这张图录取率图可能是最常见的,仅仅参考一下罢了,数据是有选择性的

2010年,我从山东考入了四川大学,在川大度过了最美好的七年时光!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实际录取人数为10400人,虽然极多,但仍然最高峰,最高峰在零几年(如2006年附近)曾达到过11000人左右,名副其实的巨无霸高校,其中在四川录取人数常年在3000人以上,成为四川考生985高校名额最大的贡献者,这也直接导致了川大录取分数线的雪崩,招生太多了!分数线远低于同水平高校,严重影响了生源质量,也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校友会西南高校杰出校友统计

近些年,四川大学其实也在缩招,虽然有学校自身发展规划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忽视各种各样贬低声音的影响,尤其是很多四川本地人的贬低,那么,四川大学又何必吃力不讨好呢?这也是很多教授领导支持缩招的原因之一!

2020年软壳高校生源质量排名,川大靠后

2017_2020年这几年,川大本科招生规模已经从顶峰的11000人缩减到了9200人,相比2010年直接减少了1200人,而相比最高峰,则缩招近1800人;而今年又开始了大规模的缩招,计划招生人数只有不到8800人,虽然相比2020年在川招生人数基本无变化,还维持在2344人的规模,只减少了省外招生名额,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以后在川招生规模一定会逐渐缩小。四川考生上985高校的难度一定会更大,毕竟考生在逐年增多!

华西钟楼

近十几年来,四川高考考生人数其实是在逐年上升的,从2010年的51万,到今年的接近70万,增长了近40%,而20年中川大缩招则超过了2200人,在川缩招已经近700人!两者截然相反。希望这个结果是这些嘴炮的四川网友乐意看到的吧!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学子,当然希望母校越来越好,招的学生越少越好,毕竟,招得少了,生源就会提高,其他各项工作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利用。虽然,感觉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大刀阔斧改革中的四川大学

作为西南第一高校的四川大学,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为1 A 、1A、14A-,大量的B级学科,虽然A 学科不足,但是综合实力毋庸置疑极强,西南地区无对手!

小班化、研讨式教学

最后,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评价的指标有很多,不是待遇、专业冷热门、规模等决定,更不是不是简单的A 学科数量来定!希望各位看官,多去了解了解你们所在地的高校,无论这所高校是否是名校,请客观、全面地去了解他们,不求支持,只希望能多谢鼓励,而非恶意贬低!因为,对你们帮助最大的,做出最大妥协甚至牺牲的,永远是本地的大学,即使他们在本地招生人数可能并不多,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嘴炮伤了学校学生、教授的心!

高三,谁敢懈怠?谁敢言辛苦?

感恩,应该是最基本的品德,而扶持,也是相互的!

我是漫游成都,一个已经毕业的川大学子,在看到母校招生人数变化发的一些牢骚,不喜勿喷!

编辑不易,请多多支持,关注、转发、评论,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