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考可以说是每一位学子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但是,就像阳光不会平等的照在每个地方,每个省份的高考难度也不一样。
首先出场的是河南deep seek的评价是:高考界的“地狱级马拉松”,以人海战术和高校荒漠的特色著名,终极奥义为“高考即生存”的信仰教育。
人海战术:历年高考中,河南考生人数都稳居全国榜首,在2024年更是高达136万。河南的一本录取率常年徘徊在7.8%左右,堪称“学霸绞肉机”。连清华北大的录取率都能让河南人怀疑人生--毕竟,每10个河南考生中甚至凑不齐1个能上一本学生,而剩下9个可能已经在考虑复读or去蓝翔学挖掘机 。按照deepseek的说法就是:“相当于其他省份考生组团来战,结果发现河南考生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没考场 。”
高校荒漠:在河南全省,唯一的 211 大学就是郑州大学,有人调侃说这是“河南考生的救命稻草”。可这稻草太细啦,面对百万考生,根本就不够分 。有网友就吐槽:“河南考生的人生理念就是:刷无数遍的题,也比不上投胎到北京一天。”
终极奥义:河南人从小接受“高考即生存的信仰教育,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刷题量足以绕地球三圈。他们的日常对话是'今天你刷了几套黄冈密卷?”“不多,就五套,昨晚刚补完觉。”
第二位重量级的嘉宾是安徽deep seek的评价是:高考界的“修仙渡劫副本”,以天灾人祸双重BUFF和教材变脸大师的特色著名,终极武器为安徽毛坦厂中学。
天灾人祸双重BUFF:在安徽,考生不仅要和试卷斗智斗勇,要想取得好成绩还得看老天爷有没有时间。2020年高考期间,歙县考生划船赶考的画面直接冲上热搜,网友辣评:“别人考的是知识,安徽考的是《荒野求生》。”在一本录取率上,安徽和河南一样,常年垫底,在985录取率上更是比河南还要低,全国倒数第一,连安徽省本地人都自嘲:“安徽考生的人生目标是:活着走出考场。”
教材变脸大师:从高考自主命题到使用全国卷进行高考,安徽考生被迫成为高考界的“适应力王者”,将对高考的适应力拉满。有人调侃:“安徽高考改革的速度比女朋友换口红色号还快,安徽考生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沾满了深夜的泪水。
终极武器:安徽毛坦厂中学,在这所号称“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中,每一位学生作息表都需要精确到秒,连食堂大妈都不在手抖,熟练掌握“如何在3秒内打满一碗饭”的技能。网友戏称:“NASA火箭发射工作应该让毕业于毛坦厂的学生去进行计算。
最后一位压轴出场的是湖北deep seek的评价是:高考界的“黄冈密卷训练营!”,湖北考生自出生起头上就笼罩着黄冈密卷的阴影,高考时更是需要踏过名校陷阱。
黄冈密卷的阴影:每位湖北考生从小被黄冈密卷支配,奥数题更是在其他省份还在幼师的陪伴下玩耍时就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据传湖北考生小学毕业时已经能熟练背诵《出师表》和《岳阳楼记》。湖北考生对黄冈密卷的感情在他们的吐槽中可见一斑:“黄冈密卷是湖北人的《圣经》,高考不过是日常小测验。”
名校陷阱:虽然坐拥武大、华科等名校但湖北考生发现这些学校对本省招生名额比熊猫还稀有。有人自嘲:“在湖北,考武大比考清华还难,因为清华至少不歧视本省人。”
总结在deepseek眼中
河南考生是在人海战术中爬出的刷题狂魔,目标是“活着上一本”
安徽考生是天灾人祸中面对教材变脸的受气包,目标是“不被卷出地球”
湖北考生是面对黄冈密卷 名校幻影仍然不放弃的苦行僧,目标是“活着走出黄冈”。
而最后对三省考生的建议更是让人苦笑:建议三省考生组队参加国际奥赛,题目都不用出,直接保送--毕竟,他们连高考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能难倒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