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这句简单却深刻的话语,道出了很多人在生活中陷入烦恼的根源。
好与不好,幸与不幸,往往都是我们在和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人为地去定义的。
而原生家庭往往就是比较滋生的一处“温床”。
原生家庭:不比出身,珍视独特起点
在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感慨。有人看着别人出身在富裕之家,从小就有各种优质的资源,能上昂贵的兴趣班,假期可以跟着父母满世界旅游。
而自己呢,成长在普通的家庭,父母为了维持生计每日辛苦奔波,自己想要的一本课外书可能都要犹豫好久才能开口向父母索要。
于是,心里便有了落差,觉得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如别人,仿佛从起点就输了。
就像我的同学小琳,她有个舍友家境十分优越,用的都是名牌,每天的生活费是她一周的花销。
舍友的父母还早早地给她在大城市买好了房子,预备着毕业后的生活。
小琳每次和舍友相处,心里都会不自觉地比较起来,想起自己父母只是普通的工人,靠着微薄的工资供自己读书,家里别说房子了,就连稍微贵一点的衣服都很少买给自己。
她变得越来越自卑,甚至在和父母打电话时,都带着一股怨气,原本亲密的亲子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可事实上,小琳的原生家庭虽然没有给予她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却给了她最朴实真挚的爱和坚韧的品质。
父母虽然忙碌,但总会抽出时间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她从小就懂得生活的不易,养成了独立懂事的性格。
那些在普通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懂得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这份在生活磨砺中获得的能力,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呢?
原生家庭只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它或许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看待它的角度。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给予孩子的珍贵礼物,不与他人比较出身,才能发现自己原生家庭赋予的独特价值,带着这份爱与力量更好地前行。
婚姻:不比他人,守护专属幸福
婚姻,本应是两个人相互陪伴、相互扶持,共同走过漫长岁月的美好约定,然而比较却常常让这份美好变了味。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有两位闺蜜,A和B。
A一直以来性格好强,什么都喜欢和别人比。看到B嫁了一个家境殷实的老公,住着大房子,她心里就开始不平衡了,觉得自己的丈夫虽然踏实努力但挣钱没那么多,自家房子也不够大。
于是,她总是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向丈夫抱怨,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变得紧张起来。
而B呢,虽然物质生活看似优渥,但她却总羡慕A夫妻二人感情深厚,闲暇时光能一起做很多浪漫又温馨的事儿,不像自己的老公常常忙于工作,两人相处的时间很少。
就这样,她们都在互相比较中忽略了自己生活里原本的美好,陷入了烦恼的旋涡。
这样的情况绝非个例,在很多夫妻之间都在上演着类似的戏码。
有的妻子看到别人的丈夫升职加薪,总能给妻子买昂贵的礼物,就嫌弃自己的伴侣不够上进
有的丈夫看到别人的老婆温柔贤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在事业上助力丈夫,便觉得自家妻子不够体贴。
但其实,每段婚姻都有其独特的相处模式和闪光点。
也许你的伴侣不会给你买奢华的礼物,可他会在你生病时衣不解带地照顾你;也许你的爱人没有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可她总是能在你失落时给你最温暖的鼓励和陪伴。
婚姻里的幸福不在于和别人对比后的“标配”,而在于两个人共同用心经营,珍惜彼此的付出,发现对方独一无二的好。
当我们不再盯着别人婚姻里的光鲜,而是把目光放回自己的爱人身上,去感受那些日常相处中的点滴爱意,就能让婚姻在岁月中愈发醇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光彩。
事业:不比成就,专注自身成长
在职场上,比较似乎无处不在,它像一团迷雾,常常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忽略了自己事业发展的真正意义。
在公司里,有的同事明明成绩已经很优异了,可每次项目完成后,只要看到别人比自己获得的奖励更多,职位晋升得更快,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和沮丧之中,完全忽视了自己在项目过程中所收获的知识和成长。
公司小李,他业务能力很强,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公司有次评选优秀员工,名额有限,另一位同事凭借着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一些额外的项目成果当选了。
小李就开始心里不平衡,觉得自己明明做的工作更多,却没得到认可,进而工作积极性都受到了影响。
而还有些人,总是和同行比公司的规模、名气,觉得自己所在的企业不如别人,没有大平台的光环,就很难有大的作为。
可他们却忘了,无论在何种规模的企业,自身的能力提升才是关键。
在小公司里,或许有着更多锻炼综合能力、独当一面的机会;在大公司里,虽然资源丰富,但竞争也更为激烈,需要不断精进自己才能脱颖而出。
事业的发展本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路径。
别人的成就只是他们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的结果,我们不能盲目地以他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专注于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不断积累经验,把握每一次成长的机会,哪怕进步的步伐小一点,但只要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那就是在成就自己的事业。
不被他人的成就所扰,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之路上稳步迈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孩子:不比他人,尊重个性发展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每个家庭的宝贝,然而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较却常常让这份爱变得沉重。
在学校里,家长会时常会成为比较的“战场”。
有的家长听到别人家孩子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又多才多艺,拿了各种奖状,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成绩中等,也没什么突出的特长,心里就开始着急了。
于是,不顾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逼着孩子去学习、去比赛,想要让孩子追上别人的步伐。
就像邻居张姐,她看到同事家的孩子钢琴弹得特别好,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奖,还能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上大放异彩,就也给自己的孩子报了钢琴班。
可她的孩子对钢琴根本没什么兴趣,每次上课都很抗拒,学习效果也不好。
张姐却觉得是孩子不够努力,不断地施压,结果孩子越来越厌学,亲子关系也变得很紧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天赋和兴趣爱好。
有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上稍显逊色,但在体育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有的孩子或许不擅长艺术表演,却有着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科学探索充满热情。
作为家长,应该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去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孩子才能在一个宽松、积极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长大,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写在最后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别人身上,去对比那些外在的、物质的或是暂时的成就时,就容易忽视自己所拥有的珍贵的东西,比如原生家庭里的质朴情感、婚姻中的真心陪伴、事业上的点滴积累以及孩子的独特个性。
在我们的整个人生之中,一切的好与不好,幸与不幸都来源于比较
比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适当的时候它或许能激励我们前进,但更多时候,过度的比较只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焦虑和不满足,让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沉重不堪。
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像一幅画卷,本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和笔触。
“莫让比较成为生活的主旋律,用心去感受自己人生的独特旋律,方能奏响属于自己的幸福乐章。”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要学会把目光收回到自己的生活里,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前行,不被他人的生活轨迹所干扰。
不去盲目比较,才能发现其实我们一直都处在幸福之中,自己的人生也处处都有着别样的精彩呀。
让我们摆脱比较的枷锁,去拥抱最真实、最美好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