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小学道法试卷讲评教案设计

小学道法试卷讲评教案设计

更新时间:2024-12-29 06:10:06
肥乡第三中学——杜卫英老师评析2022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卷道法部分

我爱三中

杜卫英老师

评2022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卷道法部分

2022年河北省中考文综道德与法治部分试题延续了近几年中考文综的命题特点,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难度有所降低。试题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提高,设问更加灵活,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依据新课标,更加注重对学科素养的考查,侧重核心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落实双减背景下的减负提质要求。

一、试卷总体评价

1.题型结构基本不变

试题结构与去年相比保持不变。道德与法治部分占60分,12道选择题共26分,其中22题、23题为民族团结教育部分占6分,两道材料分析24、25题共19分,政史综合部分28题各占15分。

2.考点覆盖面广

涉及考点有:家国情怀,爱国情感,责任,生命价值,国家利益(第1题、第3题);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第2题);厉行法治,保障宪法实施,司法维护正义,道德与法治关系 (第4题、第5题、第24题);国家机关职权(第6题);民生发展问题(第7题);传统文化,权利义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平与发展,创新(第8题);国际局势,经济全球化(第9题);中国积极有作为(第10题);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第22题、第23题);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制度自信,国家安全等(第25题);我国发展成就,党的领导,全面小康等(第28题)。涵盖情感教育,道德板块,崇尚法治,践行宪法,国情国策,民族团结,综合等各部分知识点。

3.注重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部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渗透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形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价值导向。第1—3题,结合北京冬奥会、生活现象、典型人物等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第4—6题,利用网红经济乱象、维护国家安全、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制度等材料,培养学生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规则意识等;第7—10题,从民生发展、传统文化、国际局势、中国担当角度考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文化认同,担当精神;第24题围绕保护英雄烈士的话题,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25题围绕模拟政协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对国家的制度自信、责任意识、积极维护国家安全等;第28题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增强政治认同。从核心素养上看,试题涉及到了道德与法治新课标中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

二、具体分析

道德与法治部分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拿到分数。

第1题从吹响《我和我的祖国》到传递国旗、升国旗、高唱国歌等内容,可以感受到国家尊严,激发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学生很容易能够选到答案,场景中并未体现科技水平,中华文化的内容。

第2题从防疫一米线距离、正确参与网络生活、礼让行人、隔窗抛物行为看是遵守规则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尊重他人隐私,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内容。

第3题从科技工作者的典型案例中,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并未体现知识产权保护内容及平等思想。

第4题从治理网红经济乱象主张完善经济法律制度这一主张中看到包含的思想应该是崇尚法治。前四个问题非常简单,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审题,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第5题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方面,说明建立这些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丰富宪法内容明显错误。国家一系列制度法规,并不是为了惩治违法犯罪;依法行政是政府的职责;所以通过排除可以选出保证宪法实施更符合题意,本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审题能力。

第6题考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属于课本基础知识再现,审理涉黑案件是法院的职权;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是政府的职权;惩罚违法犯罪是执法机关的职权;审议通过法律是人大及常委会的职权,容易得分。

第7题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材料内容有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的渗透;缓解人口对资源的压力与本题无关;社会主要矛盾不是“好”的表现。

第8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判断所学的课本知识,“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立德修身的道德知识,与权利义务相统一无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体现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未体现开拓创新。

第9、10题从国际局势、经济全球化、到中国积极有作为的态度,一拖二的问题。具体到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影响等。材料与世界多极化无关可以排除干扰项。中国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过程,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积极履行国际公约等。可以看到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第22、23题考查民族问题,分值3分,但题目难度不大,22题中,“同步富裕”、“ 基本相同”有明显的错误点;23题中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村里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举办民族民俗展演并不能解决民族间语言不通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早已经确立。

整体上看,试卷的选择题难度不大,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提升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

第24题从弘扬民族精神、司法维护正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方面,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审清问题,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规范用语。(1)英雄保护立法从无到有、从有到多,联系法治与德治促进与保障、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得出答案: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2)审结多起犯罪案件,让侮辱英雄烈士的人受到了法律惩处,联系正义的重要性、正义与制度的关系可以得出答案: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是非正义行为;司法机关依法惩处犯罪行为保障英雄烈士权利,维护了社会正义。(3)从精神丰碑、用生命夯成共和国的坚实基座,联系如何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得出答案。

第25题考查发展、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设问较简单。第(1)(2)问难度很小,学生可以根据设问直接写出答案。第(3)问设问很灵活,给了学生选择答题的机会,任选一个角度回答。从国家安全、中华传统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关知识中选择,可以从原因类问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28题是政史综合部分,考查我国的发展成就、党的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第(4)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从国内生产总值可以概括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从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长可以概括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5)问需要学生有的定的概括能力,从党的十二大一直到党的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概括答案:适时提出阶段性奋斗目标,做出正确决策;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得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基;第(6)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党的宗旨、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方面来回答。

三、努力方向

每年的中考题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收获,研究中考题后才能进一步明确我们的努力方向。

1.加强主干知识学习,夯实基础。

河北省文综考试为开卷考试,但并不等于不用记忆,而更多的是在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进而提升能力。所以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必须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构建知识树,才能在做题时不盲目堆积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2.在双减背景下,做到减负提质。

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需要我们上课时讲方法、讲思路、讲技巧,而不是搞题海战术。要求我们站在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视野角度,去把握题怎么讲、如何讲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需要我们循序渐进,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学生的引路人。

3.活化课堂,让课堂更具生活化。

近几年中考题,围绕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现象考查。所以我们上课时也要让学生能体验生活化的课堂,把现实生活的案例拉到课堂上,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评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4.注重培养核心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立德树人是道法课的任务。道德与法治课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素养。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据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构建核心素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