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试卷区分度是什么意思

试卷区分度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12-21 13:17:49

一个试题命制出来后,总要进行实际检验。检验的量化指标,主要有难度、信度和区分度。

1.试题的难度

试题的难度,一般以难度系数来衡量。难度系数≈平均分/总分,是[0,1]间一个值,一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多余者四舍五入。

在这个原始数据下,将试题可以分成容易、较易、中等、较难、很难五个难度等级;但一般在命制之前,还没有进行测试情况下,总要有一个预估难度,预估难度常根据解出题目步骤数来衡量。详见下表

难度定性

容易

较易

中等

较难

很难

来由

难度系数

[0.86,1]

[0.73,0.85]

[0.38,0.72]

[0.15,0.37]

[0,0.14]

书《高考数学测量与评价》

解出步骤

1

2

3或4

5或6

≥7

文“题的理论进展探究”

2.信度

建立在难度之上的,大型统一(一般跨省,参与者达万人之上)的考试,还有一个试题信度问题。

2.1操作中的个体信度

举例而言,根据解题步骤,预估某题的难度是中等题,实际测试的结果也是中等题,称难度切合,这样的题就属于信度好的题;如果预估难度属于中等,实际难度属于较难或较易,信度可以;如果预估难度属于中等,实际难度属于容易或很难,这个试题信度较差。

总之,根据文“数学试题中好题的界定”,通俗的信度判断是:切合为好,相邻为可,间一为差,隔二很差。

信度差的题,是命制试题中力求避免;而信度很差的题,在命试题中要求杜绝。信度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二级结论是否当做必备知识处理;信度很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二级结论过度介入命制者或学习者当中,二是命制者对所考查时段了解得不是太多。由此可见,从命题试题角度,是强烈反对过多的名词和二级结论的。

2.2整卷的量化

整个试卷的信度,一般采用“克龙巴赫α系数”来衡量

α计算公式

其中,n为题目个数,Sj^2为第j题成绩的方差,S^2为总成绩的方差,一般认为试卷信度在0.5~0.9以内是合理的,且值越大则信度越高。但这个受关注度不高,而且因高无人说,低却往往被吵翻天,所以总是非议者比肯定者要多。

3.试题的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可以先将原始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直接划线的最简单处理。量化指标计算,在从高到低排序后,国内现行的区分度有两个。

3.1中位区分

计算公式是:2×(总分前50%者该题平均分-总分后50%者该题平均分)/该题总分。一般用于非选拔性的只有过与不过的考试,如资质性考试。

3.2二十七分位区分

计算公式是:(总分前27%者该题平均分-总分后27%者该题平均分)/该题总分。其中,27%来由,是根据成绩近似于偏正态分布,但大多数在均值±27%范围内;这一计算公式,一般适用于选拔性考试,如高考和现在的研究生招考,取值范围为[-1,1] ;2018年起,高考试题更加关注区分度,[-1,0.2)表示低,[0.2,0.3)表示中,[0.3,0.4]表示良,(0.4,1]表示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