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南女孩蒋多多,踏上了高考的考场。
作为一名河南的考生,茫茫高考大军中挣扎的一份子。
对于这场决定人生的考试,她有着自己的想法。
在踏入考场后,随着高考的铃声响起,周边的考生们都在奋笔疾书。
蒋多多却没有和在场的其他同学一样,抓紧时间答题,认真把握住这场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刻。
相反,她对卷子上的题目完全不屑一顾,
蒋多多
翻开试卷的页面,蒋多多开始实施自己蓄谋已久的计划。
她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双色笔,违规在试卷的空白处,洋洋洒洒写下反对高考制度的8000字作文,字里行间无不宣泄着她对高考的不满。
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违规写到所有试卷的密封线外。
蒋多多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没有意外的话,她的所有试卷都会被判为0分!
到底是什么缘故,让蒋多多作为高考考生,在人生这一重要的时刻“胡闹”?完全不在意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一1987年,蒋多多出生于河南的农村家庭。
她的家庭环境并不富裕,家中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父亲是一个卖保险的业务员,每天早出晚归,家中15亩的地基本都由母亲在家操持。
尽管家里的条件有些艰苦,但蒋多多父母都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咬紧牙关供她们上学读书。
蒋多多和姐姐也很争气,她的姐姐在河南高考的竞争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大学。
蒋多多也没拖后腿,从小山村一路考上了南阳市当地的重点高中——南阳八中。
在村里人看来,蒋家姐妹算是“能读书”的好学生,蒋多多也会和她姐姐一样,考上一所大学。
而蒋多多的父母也很疑惑,她们在蒋多多的事发之后,怎么也没想到蒋多多会干出这样的事。
她们对蒋多多无疑是充满期望的,不说考上多好的大学,只要能像她姐姐一样,考上大学就够了。
可是,蒋多多直接在高考上这样做,算什么事?
可实际上,在蒋多多父母没有关注到的背后,蒋多多之所以作出那样的事,早有苗头。
后来高考结束后,有记者对蒋多多进行采访,询问她是时候产生在高考上作出这样举动的想法时。
蒋多多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坦然说道,在高二时期对高考产生抵触,由此萌生了这个想法。
在她看来:
“高考制度和教育制度十分不合理,教育全部是为了高考,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在高二之时,喜欢文学的蒋多多,开始逐渐沉迷于写作,甚至到了“疯魔”的程度。
蒋多多的小说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写作欲望强烈的蒋多多,写下了《魂断北京城》、《米老鼠在京城》、《梦断鹊桥》、《天凉好个秋》等小说。
据统计这些字数高达30多万字,花费了46个作业本。
在这个过程中,还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碎心飞魔!
蒋多多的姐姐在谈及她蒋多多时,提起她的创作,这样说道:
“蒋多多平时没什么朋友,高中每到放假,就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她的少说,有时候一关就是一整天”。
蒋多多对于写作的热情,可见一斑!
可实际上,她写的文章并没有太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价值。
更多是以文章宣泄自己的情感。
而且她的文章还有不少错别字,作为高中生,连“喜马拉雅山”都会被写成“希马拉牙山”,她的文字功底并不扎实。
只是沉迷于写作的蒋多多,并没有考虑太多。
在这样疯狂的写作下,原本成绩不错的她,成绩开始一落千丈。
在高一时,蒋多多能在八九十个人的班上,考进前二三十名。
可是,随着她分心写作,逐渐落后到班上后十几名。
学业上的失利,写作的爱好,使得蒋多多对于高考的抵触心理也越发严重。
蒋多多认为: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潜能,可现在的情况根本不是,现在根本没时间、没机会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她觉得高考把人定在一个框架里,像工厂里制造机器一样,不仅没有因材施教,更不能发展学生的潜能。
只向高考看齐,想她这样热爱写作的人,不能被“因材施教”。
蒋多多也由此产生了对抗教育制度,攻击反对高考制度的想法。
她实施的方式,就是在高考之时故意考0分,写8000字文章抨击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
她幼稚的以为,只要造成轰动,引起反响,就能让高考制度为她的想法让步!
她甚至还考虑到失败的后果,准备在高考结束之后,去外地打工,来熬过的漫长的假期,避免回家后面对父母。
为了实施这个计划,她在学校每天只吃一点食物,将家里给的伙食费“节约”下来做打工的路费。
二等到考试那一天,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考完最后一科后,面对来接她的父母,蒋多多浑不在意的对父母说道:
“考上是不可能的了!”
对此蓄谋已久的蒋多多,第二天就离家出走,搭上了前往山东菏泽的火车。
自幼在学校象牙塔长大的她,很快就见识到了生活的艰难。
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合适的工作可做,从小山村出来的蒋多多,对外界人生地不熟,最终没待几天就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回来后的蒋多多,有家不敢回,每天在外“游荡”,晚上就到亲戚家或者学校某个教室睡觉。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敢回家,她说,他不后悔“对抗”高考,只是对不起父母的付出。
蒋多多家里为供他们姐弟三个读书,还欠着数万元外债。
到高考成绩下来后,蒋多多高考违规故意考0分的事情终于显露人前。
她也如愿所偿成为2006年的高考新闻人物,被多家媒体转载,但蒋多多试图以此改变高考制度的想法,不出意外的落空了,而他在高考上的举动更多的是被人视为笑话。
而蒋多多考0分的目的也没有实现,她虽然违规,但他却只有一门考试被判处了0分。
其它的科目加起来,总分也不过是114分,她这个分数显然达不到大学的标准。
蒋多多的父母在得知时间的前因后果后,希望蒋多多回学校复读。
当地的学校和某些地方领导,也上门了解蒋多多的情况,支持她重返校园。
但不出意外,这些都被所拒绝!
最终,这场闹剧草草收场!
没有考上大学的蒋多多,前往河南某所职校学习电脑技术。
如今已经30多岁的蒋多多,还在坚持创作,但名声不显。在社会上经历磨练的她,已然没有了成就的意气风发。
不知道她是否为曾经年少轻狂的选择所后悔?如果她当初继续选择读大学,是否今天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但不管如何,人生的路不止一条,她勇敢选择了自己的路。
结语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只有适合的东西。
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自隋朝创立,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断的健全,但直到今天,中国现代考试制度也并非完美的产物,他只是适合当前时代的结果。
中国的高考制度的弊端,许多人也曾批判过,蒋多多不是第一个,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真正敢于付出行动的,却只有蒋多多等寥寥几人,结局是她们都赌上前程而声败名裂,被人当做笑话。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蒋多多的初衷和目的如何。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革新,正是需要蒋多多这样敢于向“不公”而拔刀的人,我们不应该嘲笑这群比我们勇敢的人,我愿称之为类英雄式的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