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题、大量做题、熬夜刷题堪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板斧,想提升成绩,离不开做题;想减少学习短板,离不开做题。事实上,习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学习短板的重要媒介,但是如何用好这把宝剑,让它充分发挥出作用,需要的不仅是努力,更需要方法与技巧。
很多学生都有这种感觉,题目做得越多,卷子的厚度越来越厚,结果提升的效果反而越来越差。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只靠着生硬的刷题,这样的模式似乎行不通了。天天熬夜刷题,却没有明显的成绩提升,甚至会出现成绩不进反退的情况,班主任常蒙认为,大部分问题都出在3方面。
1、没有明确的题目划分刷题、刷题,本质在题,不在刷。所以当你把刷题当成一种数量堆积,那么这意味着,无论是你需要多做的题目,还是你不需要做的题目,都会变成刷题中的一部分,这样导致其中部分题目是无效的。当你把所有的题目都进行一个系统的划分,其中是必做、可做、不做的三部分,然后按照依次重要顺序完成,大大提高做题效率。
所谓的题目划分其实就是把海量的题目,根据自己当下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筛选,而这样把时间、精力集中在更重要、更精准的题目上,是学生尽可能积攒优势的方法之一。
2、“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有时候能够得出正确答案,靠的是之前大量题目积累下的做题套路,把其中的数字代换,然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是问题出在,并非所有的题目,都只是数字发生了变化,当前半段没变,后半段发生转折的时候,很多学生无法得出完整的解题思路,也就是“不知其所以然”。
本质上是因为没有搞懂解题的内在逻辑,所以学生利用的是“模仿”做题法,而这样的学习习惯,往往会导致更大的问题出现,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点,而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搞懂知识点逻辑。
做了那么多题为什么提升效果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黑熊掰玉米的典故来证明,在掰下一个的时候,把前一个丢下(抛之脑后),这样只顾前进,没有反思的学习习惯,自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
低效率的学习大多取决了方法,并非学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效果就越好,对学生而言,尽量减少重复反复的次数,充分利用错题的梳理、归纳、总结,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必经之路。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