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巧>

黄纸卷子(牛乳纸卷筒纸)

黄纸卷子(牛乳纸卷筒纸)

更新时间:2024-11-15 04:58:44

来源:【山西文艺】

在中国传统喜文化中,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总结了最有代表性的关于生活、友情、爱情、事业的人生四大喜,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脉和风土民俗同样与“喜”相行相伴,孕育了表里山河所独有的粗犷豪迈、浓烈激昂的“喜”文化……

都说金榜题名

真正的“金榜”你见过吗?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里展出了

光绪二十年恩科金榜

金榜是一张什么样的榜?

金榜是殿试之后揭晓进士名字的榜单

上面写有新科进士的

名次、姓名、籍贯等信息

此次展出的清光绪二十年恩科金榜

长19.26米,高0.825米

采用黄纸墨书

满文、汉文两种文字

年、月、日及骑缝处押“皇帝之宝”印

这个状元,不太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

榜上除了榜眼尹铭绶、探花郑沅之外

最醒目的是状元张謇

光绪二十年的状元张謇

他的“考公”之路颇为不易

差点被卡在了考试资格上

直到1894年

司礼官员高声呼唤:“一甲一名张謇!”

状元及第的梦想

26年的苦苦追求

在张謇42岁时才变成了现实

除了看金榜

这些博物馆展品

也大有看头

江南贡院

堪称全世界最大的古代考场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

也说尽了古代科举的那些事儿

除了“大金榜”

这些镇馆之宝也值得一看

庄瑶殿试卷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科举考试中规格最高,考生的殿试卷在阅卷结束之后,都要被锁在皇宫大内存档,流传民间并保存至今的,更是寥寥无几。庄瑶殿试卷,不仅承载着庄瑶一人及庄氏家族的科举故事,更诉说着中国千年科举制度的严谨规制、漫长历程和深刻影响,科举制度下小人物、大家族的熠熠生辉,为科举这一宏大历程描绘出一幅励志读书、科举为官的社会图景。

清代公车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博物馆的馆藏二级文物清代公车记录了科举考生们赴京赶考之路的艰辛。

状元及第”匾

“状元及第”匾为馆藏一级文物,是清代进士陈初哲因自己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科举殿试“状元及第”一事而立。据《历科进士题名碑录》记载:“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进士一甲三名:陈初哲、徐天柱、陈嗣龙,第二甲五十名,第三甲九十八名。”此件匾额四周饰以镂雕的人物画,上下左右各四幅图景,雕刻精美,画面构图对称、繁而不杂,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

金榜题名

是多少读书人的梦寐以求

祝每个学子都能得偿所愿

考出好成绩

本文来自【山西文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