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化学>

九年级上册化学一二单元测试卷(九年级上册化学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化学一二单元测试卷(九年级上册化学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4-09-07 21:26:0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题(R)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天津)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纸张燃烧 B.盐酸挥发 C.冰雪融化 D.瓷碗破碎

2.(2018·长沙)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C )

3.(2018·聊城)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4.(2018·益阳)常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B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A.氧气 B.糖水 C.食醋 D.大理石

6.(2018·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7.(2018·恩施州)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A )

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甲烷和一氧化碳

8.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 )

9.(2018·益阳)某两种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属于( A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合成反应

D.氧化反应

10.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C )

A.二氧化锰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

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瓷碗破碎 B.冰雪融化

C.大米酿酒 D.__液化气燃烧__

12.(2018·泰安改编)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氧气验满

B.加热液体

C.滴加液体

D.收集氧气

1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__不变__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双手捂住试管,后将导管口放入水中

B.组装仪器时,先左后右,先下后上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给物质加热时,先 预热后集中加热

15.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C )

A.氧气装在细口瓶中 B.锌粒装在滴瓶中

C.盐酸溶液装在细口瓶中 D.食盐晶体保存在广口瓶中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40分)

16.(6分)根据下列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B__烧杯__;D__漏斗__。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加热试管里的药品用__C__;

②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A__;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_E__;

④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_F__。

17.(7分)(1)某同学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

①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42.0__mL。

②该同学若要量取44 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胶头滴管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③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 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__大于__(选填"大于"或"小于")44 mL。

(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所示,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C__(填字母)。

②指出图中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a__污染试剂__;b__使人中毒__;c__打破试管__。

18.(6分)小红同学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为黑色固体;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发现煤块的质量大;③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④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⑤把木炭砸碎。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只是木炭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

(2)由此推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__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和水都小,不溶于水__(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__木炭具有可燃性__。

(3)由此可知木炭的用途有__作燃料__。

19.(7分)(1)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比较活泼__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具有__氧化__性。

(2)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无色无味__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_不易__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的固体。

(3)如图所示,这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据此请你判断氧气的性质有__密度比空气大__,__不易溶于水__。

20.(4分)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所示,发现小白鼠仍能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瓶内有氧气,可供小白鼠呼吸__。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__小白鼠呼吸时有二氧化碳产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_。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__上升__。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氮气__。

21.(10分)某同学为探究一瓶无色液体A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B,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C,同时生成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②该同学将气体C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

③另外将黄色粉末E点燃后放入盛C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__过氧化氢__;B__二氧化锰__;

D__水__

(2)写出A、B得到C、D的文字表达式:__过氧化氢水+氧气(2分)__,其中B起__催化__作用,此反应属于__分解__(选填"化合"或"分解",下同)反应。

(3)写出E+C→F的文字表达式:__硫+氧气二氧化硫(2分)__,此反应属于__化合__反应。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2.(9分)某校实验小组同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含量有什么不同"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的性质:①能溶于水,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不支持燃烧。

【收集气体】收集吸入的和呼出的气体。

【设计方案】用大小相同的两个塑料瓶收集气体。

方案1:排水收集法:先将软塑料瓶装满水,将塑料管小心插入里面,缓缓吹气。

方案2:用塑料瓶收集:先将软塑料瓶压扁,然后缓缓向里面吹气。

【提出问题】你选择的方案是:__方案2__(选填"方案1"或"方案2")理由是:__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__。

【继续思考】若活动小组要检测蔬菜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你设计一种收集大棚气体样品的方法。__将塑料瓶装满水后在大棚内倒掉,再盖上盖子(3分)__。

探究环节1 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过程】将粗细相同的__燃烧的__细木条同时伸入分别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塑料瓶中,观察火焰大小和燃烧时间长短。

【实验现象】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燃烧火焰小,燃烧时间短。

【实验结论】__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__。

探究环节2 比较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设计实验】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__澄清石灰水__,振荡,观察是否有浑浊现象出现。

【观察现象】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石灰水变浑浊,空气样品中石灰水无浑浊现象出现。

【实验结论】__呼出气体__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23.(7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温度达到40℃时,白磷便可燃烧。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 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 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示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__不支持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分)__。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先鼓后瘪(其他合理描述也可)__。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4 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_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__;__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__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46__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其他合理描述也可)__。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

24.(9分)(2018·扬州)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Ⅰ.氧气的制备: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Ⅱ.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延长收集氧气的时间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存在水蒸气__。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铁__。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