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内涵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胡锦涛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科学发展观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目标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表明,我国更加注重
A.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C.经济发展的总量和规模
D.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 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下列做法中,与这一要求不同的是
A.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B.依靠科技,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经济和利润总量
D.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舟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对政府此举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为了增加企业经营者的收入
B.旨在促进经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是发挥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D.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 在未来五年中如何坚持科学发展的问题上,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了“五个坚持”的具体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A.辩证法的否定观
B.重视事物的量变
C.重视联系的多样性
D.坚持矛盾分析法 -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出台了新一批强农优惠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的亮点。这是自2004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七年聚焦“三农”。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这说明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这有利于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
③这是党和国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④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 2010年2月4日,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________首次提升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一起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城市。
A.成都
B.重庆
C.深圳
D.杭州 - 从1978年启动至今,27年间,三北防护林工程共完成造林2350万公顷,成为我国甚至世界林业建设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生态建设工程。这一工程
A.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B.今天仍是当地一切工作的中心
C.彻底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的现状
D.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晶 -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要求加快________三个中心城市建设。
A.无锡、苏州、南通
B.苏州、常州、南京
C.连云港、盐城、南通
D.苏州、无锡、常州 - 在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________举行,会上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A.巴厘岛
B.东京
C.里斯本
D.哥本哈根 -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秋季开始,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这一举措
①将为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国家实施积极的教育政策,以保障教育公平
④贫困生上学难已经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中国出口带动亚洲经济;……”这些都充分表明
①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提高
③我国已是一个发达国家
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010年以来,桂林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两江四湖”二期工程建设,与已有的“两江四湖”一期工程和小东江、南溪河工程一起,构筑起更大规模的桂林环城水系,通过更大范围做活“水文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桂林市做大做活“水文章”
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②表明桂林只重视环境保护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③表明桂林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④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得不偿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动用了“超过一个国家的战力”的美韩黄海联合军演于2010年12月1日结束,紧接着“规模超过美韩演习6倍”的美日联合军演又开始登场。但这不过是拉开了美、日、韩三国岁末一系列军事演习的大幕而已。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东亚局势仍将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当中。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②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③说明世界各国要加强军事合作
④当今世界不太平,和平问题远未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09年5月22日,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圆满落幕,来自两岸的各界人士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成果丰硕。这一活动
①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②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③开创了两岸关系新格局
④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009年5月22日,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圆满落幕,来自两岸的各界人士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成果丰硕。这一活动
①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②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③开创了两岸关系新格局
④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2011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基调:一是实旋施“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二是
A.致力推进改革
B.大力防止通货膨胀
C.进一步扩大开放
D.着力改善民生 - 近年来,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下列属于这一措施的有
①国家预防腐败局挂牌成立
②国家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0%下调至5%
③政府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等九大措施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④“南海一号”古沉船打捞出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特产珍稀动物的是①白鳍豚 ②鸭嘴兽 ③中华鲟 ④大熊猫 ⑤袋鼠 ⑥扬子鳄A.①②③④B.②④⑤
- 2在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功能,或又有吸收功能的消化道是①口腔 ②咽 ③食道 ④胃 ⑤小肠
- 3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的血管变化情况是:有的血管①膨鼓起来,有的血管②
- 4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1 244千焦、1 249千焦、1 248千焦,则该花生种子中的所含
- 5高温堆肥的条件是A.铺一层人畜粪尿或秸杆,并泼一些石灰水,然后盖一层土,发酵56C以上5~6天B.铺一层人畜粪尿或秸杆,
- 6生物体能不断的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和 过程紧密相关。A.分裂、分化B.分化C.繁殖D.分裂
- 7人类具备创造文化的三个基本条件是①发达的大脑 ②灵巧的双手 ③人类是杂食性的 ④复杂的社会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
- 8精子和卵细胞产生后的繁殖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受精 ②胚泡埋入子宫内膜 ③受精卵发育 ④排卵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
- 9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是A.水、无机盐和有机物B.水和二氧化碳C.水和有机物D.无机盐和有机物
-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少生优生,幸福一生B.反正只想生一个孩子,晚生不如早生C.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D.生男生女就是
- 1某同学用一根弹性较好的橡皮绳和一把直尺做这样一个实验:取一本质量适中的书,用橡皮绳将它吊起来,当书静止时,测出橡皮绳伸长
-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
- 3研究微粒的组成、性质、数量和质量多少是化学中重要的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通电过程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
- 4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中,它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变化的特性来工作的,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
- 5据今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炼铁技术,他们将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将磁铁矿还原为
- 6You won’t discover the truth ______ you look into the matter
- 7After his mother________ the alarm clock, he woke up. A.soun
- 8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Cl2B.O2C.SO2D.NH3
- 9下图为安徽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图例甲、乙、丙分别表示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
- 10【题文】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